坏死性淋巴结炎是少见非肿瘤性反应性淋巴结增大性疾病以淋巴结内坏死为病理特征发病多与病毒感染相关致免疫失衡有全身发热等及局部淋巴结肿大等表现诊断需经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淋巴结活检等鉴别需与淋巴瘤化脓性淋巴结炎区分治疗多对症支持多数自限重或特殊用激素儿童优先非药物干预成人综合制定方案。
一、定义
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一种较为少见的非肿瘤性、反应性淋巴结增大性疾病,主要累及淋巴结,以淋巴结内出现坏死为病理特征。
二、病因
目前认为其发病多与病毒感染相关,常见的如EB病毒、疱疹病毒等感染后,机体免疫系统被激活,引发异常免疫反应,导致淋巴结出现坏死等病理改变,但具体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是在病毒感染基础上,机体免疫调节失衡所致。
三、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多有发热,体温可呈持续或间歇性升高,一般为中度发热,部分患者可伴有乏力、咽痛等表现。
2.局部表现:颈部等部位淋巴结肿大较为常见,淋巴结质地多偏软,可有压痛,肿大的淋巴结一般边界尚清,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多个部位淋巴结受累情况。
四、诊断依据
1.病史采集:了解患者有无近期病毒感染相关表现,如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等。
2.体格检查:重点检查淋巴结的部位、大小、质地、活动度等情况。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显示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可能增高,血沉常增快等;血清学检查可检测相关病毒抗体等;
4.淋巴结活检:是重要的诊断手段,病理表现为副皮质区坏死,可见巨噬细胞吞噬现象等特征性改变。
五、鉴别诊断
1.淋巴瘤:淋巴瘤患者淋巴结多进行性无痛性肿大,病理检查可见肿瘤性细胞,与坏死性淋巴结炎的病理表现及临床进程有所不同。
2.化脓性淋巴结炎:多有局部红、肿、热、痛等明显炎症表现,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多明显升高,与坏死性淋巴结炎以坏死为主要病理特征及相对较轻的炎症表现不同。
六、治疗原则
一般采取对症支持治疗,多数患者具有自限性,可自行缓解。对于病情较重或有特殊情况的患者,可能会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但需严格遵循循证医学原则,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评估后决定。特殊人群方面,儿童患者需谨慎处理,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为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成人则需综合考虑其基础健康状况、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