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囊肿有生理性因素如排卵后形成可随月经周期自行消退的黄体囊肿及卵泡成熟未破裂排卵持续增大可随周期变化消失的滤泡囊肿;病理性因素包括异位子宫内膜种植卵巢反复出血似巧克力样伴痛经不孕等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盆腔炎症渗出物包裹有炎症表现的炎症性囊肿、良恶性均可表现且不同年龄发病风险不同的卵巢肿瘤;特殊人群中孕期女性需密切监测囊肿变化及对妊娠影响,有盆腔炎症病史者易患炎症性囊肿需积极治炎预防,育龄期女性因内分泌等因素易生相关囊肿要关注月经症状定期妇科检查。
一、生理性因素
1.黄体囊肿:正常月经周期中,排卵后卵泡壁塌陷形成黄体,若黄体持续存在或血肿液化扩张则可形成黄体囊肿。一般直径多小于5cm,多数无明显症状,常可随月经周期自行消退,多见于有正常月经周期的育龄女性,与排卵相关的内分泌变化有关。
2.滤泡囊肿:卵泡成熟后未破裂排卵,持续增大形成滤泡囊肿,通常也可随月经周期变化而消失,同样与卵泡发育的生理性异常相关,常见于育龄女性卵泡发育过程中的波动。
二、病理性因素
1.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巧克力囊肿):异位的子宫内膜种植在卵巢,随着月经周期反复出血形成囊肿,囊肿内含暗褐色黏稠陈旧血液,似巧克力样。患者常伴有痛经进行性加重、不孕等表现,好发于育龄期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的女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种植至卵巢的病理过程相关。
2.炎症性囊肿:盆腔内的炎症,如输卵管卵巢炎等,炎症渗出物包裹形成囊肿。患者可能有下腹部疼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炎症表现,有盆腔炎症病史的女性发生风险增高,炎症导致局部组织渗出、粘连包裹是其成因。
3.卵巢肿瘤:卵巢的良性或恶性肿瘤都可能表现为附件囊肿,良性肿瘤生长较慢,恶性肿瘤可能短期内迅速增大,还可能伴有消瘦等全身症状。不同年龄阶段发病风险不同,中老年女性卵巢肿瘤风险相对增高,与卵巢组织细胞异常增生等肿瘤发生机制相关。
三、特殊人群情况
孕期女性:发现附件囊肿需密切监测其变化及对妊娠的影响,部分生理性囊肿可能随妊娠进展有变化,而病理性囊肿需评估其性质以确定对母婴的安全性。
有盆腔炎症病史者:盆腔炎症史增加炎症性附件囊肿的发生风险,需注意积极治疗盆腔炎症,预防囊肿形成及复发。
育龄期女性:内分泌变化等因素易导致生理性及子宫内膜异位相关囊肿,需关注月经周期及相关症状,定期进行妇科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