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需体格检查记录脂肪瘤分布、大小等外观特征并借超声明确其与周围组织解剖关系,手术分体积小分散的传统切开切除及针对大或特殊位置的精细操作,术后要伤口清洁干燥换药观察并短期避剧烈运动适度开展上肢活动,儿童脂肪瘤无明显不适可暂不手术,需手术选适宜麻醉加强伤口护理及心理安抚,老年人术前控基础疾病,术后康复循序渐进并注重营养支持。
一、术前评估
1.体格检查:详细检查胳膊上多发性脂肪瘤的分布情况,准确记录每个脂肪瘤的位置(如具体的上臂、前臂等部位)、大小(测量长×宽×高的具体数值)、数量等,同时观察脂肪瘤的质地、活动度等外观特征,初步判断其大致性质。2.影像学检查:借助超声检查进一步明确脂肪瘤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例如是否与血管、神经等重要结构紧密毗邻,以此为手术方案的精准制定提供依据,确保手术操作能在避免损伤重要结构的前提下进行。
二、手术方式
1.传统切开切除术:对于体积较小且分散分布的脂肪瘤,采用局部浸润麻醉后,沿皮纹方向做适当长度的切口,在直视下完整切除脂肪瘤组织,操作时需尽量完整剥离瘤体,降低复发几率。2.针对性操作:若脂肪瘤较大或位置特殊,手术中需运用更精细的操作技巧,在切除肿瘤的过程中最大程度保护周围正常组织,保障手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三、术后护理
1.伤口护理:术后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按照医嘱定期进行换药,密切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征象,一般术后7-10天依据伤口愈合状况决定拆线时间。2.活动管理:建议患者在术后短期内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牵拉伤口影响愈合,可逐步开展适度的上肢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但要避免过度劳累,保证身体处于合理的恢复进程中。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胳膊多发性脂肪瘤手术需谨慎,若脂肪瘤无明显不适症状且不影响肢体正常功能,可暂不进行手术,密切观察其生长变化情况;若确需手术,要选择适宜的麻醉方式,术后着重加强儿童的伤口护理,由于儿童自我约束能力较弱,需防止其抓挠伤口,同时关注儿童术后心理状态,给予充分的安抚与关怀。2.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手术前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使血压、血糖等指标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从而降低手术风险;术后康复需循序渐进,避免因康复不当引发其他并发症,同时注重老年人的营养状况,为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提供良好的营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