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皮下脂肪瘤起源于皮下脂肪组织由成熟脂肪细胞聚集而成,发病与脂肪代谢异常、遗传、慢性炎症刺激及生活方式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为腹部皮下可触及无不适、大小不等、质地柔软等特征的肿块,生长迅速或疼痛需警惕恶变,诊断靠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分观察随访和手术治疗,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定义与病因
腹部皮下脂肪瘤是起源于皮下脂肪组织的良性肿瘤,由成熟脂肪细胞聚集而成。其发病可能与脂肪代谢异常、遗传因素(如家族性脂肪瘤病相关基因变异)、慢性炎症刺激等有关,长期高脂饮食、肥胖等生活方式因素也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二、临床表现
1.症状表现:患者常可于腹部皮下触及单个或多个肿块,一般无疼痛等不适症状,肿块大小不等,小者如花生米,大者可直径数厘米。肿块质地柔软,边界清晰,活动度良好,与皮肤无粘连。
2.特殊情况:若脂肪瘤生长迅速或出现疼痛等异常表现,需警惕恶变可能,但恶变极为罕见。
三、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触诊可初步判断腹部皮下肿块的质地、边界等情况,初步怀疑为脂肪瘤。
2.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是常用手段,可清晰显示肿块的位置、大小及内部结构,有助于与其他腹部肿物鉴别;对于深部或较大的脂肪瘤,必要时可进行CT或MRI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变特征。
四、治疗方式
1.观察随访:对于体积较小、无症状的腹部皮下脂肪瘤,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定期随访观察其变化即可,一般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一次超声等检查评估。
2.手术治疗:当脂肪瘤体积较大(直径通常>5cm)、影响美观或出现压迫症状(如局部胀痛、活动受限等)时,可考虑手术切除。手术为局部切除,术后预后良好,复发率较低。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腹部皮下脂肪瘤相对少见,若发现应谨慎评估,一般优先采取观察策略,因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过度干预可能对其身心发育产生潜在影响,如需手术应充分权衡手术风险与获益。
2.孕妇:孕妇患有腹部皮下脂肪瘤时,需综合考虑妊娠周期及脂肪瘤状况。若脂肪瘤无明显症状,可在产后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处理;若孕期脂肪瘤出现快速增大等异常变化,需由产科与外科共同评估,谨慎选择是否手术及手术时机,以保障母婴安全。
3.老年人群:老年患者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对于无症状的腹部皮下脂肪瘤,可更倾向于保守观察;若需手术,应充分评估患者心肺功能等整体状况,确保手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