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穿孔是病情进展的严重阶段源于阑尾管腔梗阻致阑尾壁坏死破裂使脓性分泌物等溢腹腔,临床表现有基础症状加重、腹膜炎体征、全身表现,诊断靠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确诊后需急诊行手术治疗术后抗感染监测,儿童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老年要警惕不典型症状尽早诊断手术,孕妇需综合评估手术保胎儿。
一、急性阑尾炎穿孔的定义
急性阑尾炎穿孔是急性阑尾炎病情进展的严重阶段,指阑尾因炎症持续加重,导致阑尾壁组织坏死、破裂,阑尾腔内的脓性分泌物、细菌等溢出至腹腔的病理过程。
二、发病机制
主要源于阑尾管腔梗阻,常见原因包括淋巴滤泡增生、粪石堵塞等,使阑尾腔压力逐渐升高,血运受阻,阑尾壁组织缺血坏死,最终发生穿孔。细菌及炎症物质进入腹腔后,可引发弥漫性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三、临床表现
1.基础症状加重:除急性阑尾炎的转移性右下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表现外,穿孔后腹痛范围扩大,可呈全腹疼痛,且腹痛程度加剧。
2.腹膜炎体征:出现腹肌紧张、腹部压痛及反跳痛,尤以右下腹为著但可波及全腹,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3.全身表现:病情严重时可出现感染性休克表现,如血压下降、精神萎靡、尿量减少等,儿童患者可能因病情变化快而更早出现精神差、嗜睡等情况,老年患者症状可能不典型,易被忽视。
四、诊断方法
1.病史与体格检查:依据患者转移性右下腹痛病史及右下腹压痛、反跳痛等体征初步判断。
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感染存在。
3.影像学检查:超声可发现肿大阑尾、穿孔后腹腔积液等;CT检查对明确阑尾穿孔及腹腔感染范围等有重要价值,能更清晰显示病变情况。
五、治疗原则
确诊急性阑尾炎穿孔后需急诊行手术治疗,如阑尾切除术,清除腹腔内的脓性渗出物等。术后根据感染情况等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腹部情况,预防腹腔脓肿等并发症。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病情变化迅速,需密切观察体温、精神状态及腹部体征,因儿童对疼痛等耐受及病情反应与成人不同,应及时发现穿孔等病情进展并处理。
2.老年患者:症状常不典型,腹痛、发热等表现可能较轻,但病情可能更严重,需提高警惕,尽早完善检查明确诊断并手术。
3.孕妇:发生急性阑尾炎穿孔时,需综合评估手术对胎儿的影响,及时手术治疗,同时采取必要措施保护胎儿,如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及麻醉等,减少对妊娠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