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感染引起的水泡由致病性真菌侵犯人体皮肤黏膜等致局部水疱样损害可经接触传播,常见致病真菌有皮肤癣菌、酵母菌等,易感因素为皮肤长期潮湿多汗、免疫力低下人群及接触真菌污染物品等,水疱单发或多发、大小不等伴不同程度瘙痒、内容清亮,好发手足等部位,真菌镜检见菌丝或孢子、培养可明确菌种可确诊,主要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儿童需谨慎选药并保持感染部位清洁干燥,孕妇用药需医生评估风险,糖尿病患者要控血糖且规范治疗真菌感染。
一、定义
真菌感染引起的水泡是由致病性真菌侵犯人体皮肤、黏膜等组织后,导致局部出现水疱样损害的临床病症,真菌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物品、与感染者接触等途径传播。
二、病因
1.致病真菌种类:常见致病真菌包括皮肤癣菌(如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酵母菌(如白念珠菌)及霉菌等,这些真菌可在适宜环境(如潮湿、温暖)下滋生并侵犯人体皮肤等部位引发病变。2.易感因素:皮肤长期潮湿多汗、免疫力低下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接触被真菌污染的物品等均易诱发真菌感染及水疱形成。
三、临床表现
1.水疱特征:水疱可单发或多发,大小不等,常伴有不同程度瘙痒,水疱内容物多为清亮液体。2.好发部位:常见于手足部位,手足癣患者可出现手足部水疱、脱屑、皮肤角化等表现,若累及其他部位皮肤,如腹股沟、会阴部等,也会出现相应部位的水疱及炎症反应。
四、诊断
1.真菌学检查:通过真菌镜检可发现菌丝或孢子,真菌培养能明确致病真菌的具体种类,以此确诊真菌感染引起的水疱。
五、治疗原则
主要采用抗真菌药物治疗,根据感染部位及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抗真菌制剂,如外用抗真菌药膏等,以抑制真菌生长繁殖,消除水疱及相关症状。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需谨慎选择抗真菌药物,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药物,建议优先选用经临床验证安全的外用抗真菌制剂,同时要保持儿童感染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搔抓水疱以防继发细菌感染,因其皮肤屏障功能相对较弱,感染易扩散。2.孕妇患者:使用抗真菌药物需经医生评估风险受益后谨慎选择,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的药物,因孕期生理状态特殊,药物代谢及对胎儿的影响需严格把控。3.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力及代谢异常,更易发生真菌感染相关水疱,需积极控制血糖水平,同时规范治疗真菌感染,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水疱防止继发细菌感染,高血糖环境利于真菌滋生,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