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由厌氧菌破伤风梭菌引起经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其痉挛毒素沿神经纤维至中枢神经封闭抑制性递质致肌肉强直性痉挛,有潜伏期、前驱期、发作期等表现,可通过及时清洗处理伤口、主动被动免疫接种预防,儿童、孕妇、创伤患者等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病原体与感染途径
破伤风由破伤风梭菌引起,该菌是厌氧菌,广泛存在于泥土、尘埃、人或动物粪便中。其主要通过皮肤或黏膜的伤口侵入人体,如深而窄的伤口、被泥土或铁锈污染的伤口、动物咬伤等,当伤口局部环境适合(缺氧)时,破伤风梭菌在伤口内繁殖并产生痉挛毒素。
二、发病机制
破伤风梭菌产生的痉挛毒素会沿神经纤维向上传递至中枢神经系统,与脊髓前角细胞和脑干细胞内的神经突触小体结合,封闭抑制性突触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导致肌肉兴奋性增强,出现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
三、临床表现
1.潜伏期:一般为4~14天,短者可至24小时内,长者可达数月,潜伏期越短,预后通常越差。
2.前驱期:患者可出现乏力、头痛、咀嚼无力、局部肌肉发紧、反射亢进等症状。
3.发作期:典型表现为肌肉强直性痉挛,最先受影响的肌群是咀嚼肌,出现牙关紧闭(“苦笑面容”),随后依次累及面肌、颈项肌、背腹肌、四肢肌、膈肌等,导致角弓反张、呼吸困难等,轻微刺激(如声、光、触碰等)可诱发痉挛发作。
四、预防措施
1.伤口处理:受伤后应及时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清洗伤口,对于较深、污染严重的伤口需由专业人员清创处理,去除坏死组织和异物,创造有氧环境以抑制破伤风梭菌生长。
2.疫苗接种
主动免疫:通过接种百白破疫苗实现,儿童常规接种百白破疫苗可获得长期免疫力,成人也可通过加强免疫维持抗体水平。
被动免疫:对于未接受或未完成全程主动免疫的患者,受伤后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或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TIG),其中TIG相对TAT过敏反应发生率低,适用于TAT皮试阳性者或过敏史者。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是破伤风的高发人群,需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完成百白破疫苗接种,受伤后及时评估伤口并按规定接种被动免疫制剂,接种时需关注儿童个体反应,如出现严重过敏等异常需及时处理。
孕妇:孕妇接种破伤风类毒素可在孕期产生抗体,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为新生儿提供被动保护,降低新生儿破伤风风险。
创伤患者:不同年龄、健康状况的创伤患者均需重视伤口处理及破伤风免疫预防,有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更应加强警惕,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接种被动免疫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