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脂肪填充是将自身多余皮下脂肪经净化提纯后注射到需填充部位利用相容性使其存活来改善容貌或形体,操作步骤含吸脂、脂肪处理、脂肪注射,适用部位包括面部、胸部、身体轮廓等,术后要注意肿胀、填充及吸脂部位清洁,特殊人群中孕妇哺乳期女性、有严重基础疾病者、青少年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定义与原理
自体脂肪填充是将人体自身某些部位(如大腿、腹部等)多余的皮下脂肪细胞吸取出来,经过净化提纯等处理后,再注射到需要填充的部位(如面部凹陷、胸部、臀部等),利用自身脂肪组织的相容性,使移植的脂肪细胞在新部位建立血运存活,从而达到改善容貌或形体的目的。其原理基于自身脂肪组织的可移植性,移植后的脂肪细胞在存活后可长期发挥填充作用。
二、操作步骤
1.吸脂:通过负压吸引等方法,从身体脂肪较多的部位获取皮下脂肪细胞。常见吸脂部位有大腿、腹部等,此过程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2.脂肪处理:对获取的脂肪进行净化提纯,去除杂质、破碎的脂肪细胞等,以提高移植脂肪的存活率。
3.脂肪注射:将处理好的脂肪精准注射到需要填充的部位,如面部凹陷处通过多层次、多隧道注射来实现自然填充效果。
三、适用部位
1.面部填充:可改善额头、太阳穴、苹果肌、泪沟等部位的凹陷,使面部轮廓更饱满、立体。例如,通过填充苹果肌可让面部显得更年轻有活力。
2.胸部填充:对于胸部发育不良或有隆胸需求的人群,可将脂肪移植到胸部,实现一定程度的胸部丰满。
3.身体轮廓塑形:如臀部填充可改善臀部扁平,下巴填充可调整下巴形态等,以优化身体局部轮廓。
四、术后注意事项
1.肿胀护理:填充部位一般会出现肿胀,通常数天至数周逐渐消退,期间应避免按压、碰撞填充部位,防止影响脂肪存活。
2.填充部位清洁:保持填充部位清洁干燥,遵循医生嘱咐进行局部护理,降低感染风险。
3.吸脂部位护理:若有吸脂操作,需注意吸脂伤口的愈合情况,按时换药等,避免吸脂部位受到外力刺激。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孕期及哺乳期体内激素变化较大,可能影响手术效果及自身健康,一般不建议在此期间进行自体脂肪填充。
2.有严重基础疾病人群: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等疾病的人群,手术风险较高,不适合进行自体脂肪填充,需先控制基础疾病至稳定状态再评估是否可手术。
3.青少年:青少年身体仍处于发育阶段,自体脂肪填充可能干扰正常身体发育,一般建议成年后(身体发育稳定后)再考虑此类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