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与红斑狼疮均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存免疫病理关联,诊断需详细采集病史、行自身抗体等实验室检查及必要影像学与组织病理学检查,治疗遵循自身免疫性疾病规范依红斑狼疮分型及病情活动度选方案,预后受年龄、性别、病史、生活方式影响,儿童患者治疗需虑药物对生长发育影响,女性活动期需避孕,老年患者要关注药物对肝肾功能影响及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一、自身免疫机制关联
紫癜(如过敏性紫癜)与红斑狼疮均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均涉及自身免疫系统异常激活。过敏性紫癜是机体对致敏物质产生变态反应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加;红斑狼疮是自身抗体介导的多系统损害性疾病,二者在遗传易感性、免疫调节异常等方面存共性基础,使得得过紫癜数年后出现红斑狼疮具免疫病理关联。
二、诊断要点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既往紫癜发病年龄、病程、治疗经过,及红斑狼疮相关症状(如面部蝶形红斑、口腔溃疡、关节疼痛等)。
2.实验室检查:
自身抗体检测:红斑狼疮相关自身抗体(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Sm抗体等)可能阳性,需结合紫癜患者自身抗体情况分析。
血常规、尿常规:红斑狼疮可现三系减少、尿常规蛋白阳性,紫癜也有相应血液及尿液改变,对比分析助诊。
3.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必要时行皮肤活检等辅助鉴别。
三、治疗原则
遵循自身免疫性疾病规范治疗,依红斑狼疮分型及病情活动度选方案。轻型可选用羟氯喹等,中重型需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等),但具体药物选择依病情个体化。
四、预后差异及影响因素
1.年龄因素:儿童与青少年、中老年患者预后存差异,儿童免疫调节具自身特点,影响预后。
2.性别因素:红斑狼疮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得过紫癜后女性发病受性激素等影响,预后与男性不同。
3.病史影响:既往紫癜病程、治疗情况影响机体免疫状态,进而左右红斑狼疮预后,如既往紫癜治疗不规范致免疫紊乱,可加重红斑狼疮病情。
4.生活方式:合理作息、避免暴晒(红斑狼疮需防紫外线)、适度运动等良性生活方式助改善预后,不良方式不利病情控制。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得过紫癜后现红斑狼疮,治疗需虑药物对生长发育影响,优先选对其影响小的方案,密切监测生长指标与免疫功能。
2.女性患者:女性患者病情活动期需避孕,因部分治疗药物可致胎儿影响,且生理因素可致病情波动,需加强监测。
3.老年患者:老年得过紫癜后现红斑狼疮,机体脏器功能减退,治疗中关注药物对肝肾功能影响,选肾肝毒性小药物,注意预防感染等并发症,因老年免疫力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