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脂肪瘤是起源于皮下脂肪组织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四肢躯干等部位可单发或多发边界清晰质地柔软活动度良好多数无症状体检发现少数大的可压迫致轻微不适镜下见分化良好脂肪组织分叶状结构与脂肪肉瘤鉴别靠此诊断靠体格检查和超声等影像学检查体积小无症状观察随访大、影响外观或疑恶变手术治疗儿童需密切观察生长速度老年需评估手术风险妊娠期权衡手术对妊娠影响。
一、定义与基本特征
皮下脂肪瘤是起源于皮下脂肪组织的良性肿瘤,由成熟脂肪细胞聚集而成,多发生于四肢、躯干等部位,可呈单发或多发,一般边界清晰,质地柔软,活动度良好,通常无明显自觉症状。
二、临床表现特点
1.肿块形态:多表现为皮下局限性肿块,大小不等,小者如黄豆,大者可直径数厘米甚至更大,呈圆形或分叶状。
2.质地与活动度:触之质地柔软,类似正常脂肪组织,可推动,与皮肤无粘连,基底多可移动。
3.症状表现:多数患者无疼痛等不适症状,仅在体检或因肿块影响外观、活动时被发现,少数较大的脂肪瘤可能压迫周围组织产生轻微胀痛等局部不适。
三、病理特征
镜下观察可见分化良好的脂肪组织,呈大小不一的分叶状结构,由纤维间隔分隔,细胞形态正常,无异型性,这是与脂肪肉瘤等恶性肿瘤的重要鉴别点。
四、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触诊可初步判断肿块的质地、边界、活动度等情况,初步怀疑皮下脂肪瘤。
2.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是常用方法,可清晰显示皮下肿块为均匀低回声的脂肪样组织,有助于明确脂肪瘤的位置、大小及数量;对于深部或特殊部位的脂肪瘤,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可更精准地评估病变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五、治疗相关考量
1.观察随访:对于体积小、无症状的皮下脂肪瘤,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定期随访观察其大小、形态变化即可。
2.手术治疗:当脂肪瘤较大(直径>5cm)、影响外观或压迫周围组织出现不适症状,或怀疑有恶变可能时,可考虑手术切除。手术切除后一般预后良好,但需注意术后伤口护理等。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皮下脂肪瘤相对少见,若发现应密切观察其生长速度,因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警惕特殊情况,如短期内迅速增大等需及时就医评估。
老年患者:老年人机体功能减退,手术耐受性可能降低,对于无症状的皮下脂肪瘤,需综合评估手术风险与获益,谨慎选择治疗方案;若有手术指征,术前需完善相关检查,评估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发现皮下脂肪瘤,需权衡手术对妊娠的影响,一般优先观察,若有特殊情况需与产科、外科等多学科协作制定个体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