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是免疫复合物介导的小血管炎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与感染等因素相关表现为皮肤紫癜等血小板计数正常靠临床表现等诊断采取对症支持治疗;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病有贫血出血发热等血常规及骨髓穿刺可助诊断依类型治疗儿童白血病化疗需保护隔离青成人需个体化治疗且关注相关情况。
一、过敏性紫癜与白血病的概念区分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因免疫复合物介导的小血管炎,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血尿等,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发病多与感染、食物或药物过敏等因素相关,实验室检查可见血小板计数正常,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呈阳性。而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源于骨髓中异常造血干细胞的无序增殖,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等,血常规可见白细胞数量及形态异常,骨髓穿刺检查可见原始及幼稚细胞显著增多。
二、临床表现差异
过敏性紫癜:皮肤紫癜多为首发症状,多见于下肢及臀部,呈对称性分布,可伴关节疼痛(多为大关节)、腹痛(可伴恶心、呕吐)、血尿(提示肾受累)等;一般无贫血、发热及肝脾淋巴结肿大等表现。
白血病:常见贫血表现(面色苍白、乏力等)、出血倾向(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发热(多为感染所致),可伴有肝、脾、淋巴结肿大,浸润表现可累及骨、关节、中枢神经系统等。
三、诊断方法
过敏性紫癜: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结合毛细血管脆性试验、血常规(血小板正常)、尿常规(肾受累时可见血尿、蛋白尿)等检查综合诊断,骨髓象无异常。
白血病:需通过血常规初筛,若发现异常白细胞及原始幼稚细胞,进一步行骨髓穿刺检查,骨髓中原始及幼稚细胞比例≥20%是诊断白血病的关键依据,还可结合免疫学、细胞遗传学等检查明确白血病类型。
四、治疗原则
过敏性紫癜:采取对症支持治疗,如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等)减轻过敏症状,有肾受累时可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等,需避免接触过敏原,注意休息。
白血病:根据白血病类型选择治疗方案,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采用化疗方案(如VDLP方案等),急性髓系白血病常用DA方案等,部分患者可考虑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过程中需重视感染预防、营养支持等。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过敏性紫癜儿童需密切观察皮疹变化及关节、腹部、肾脏症状,避免剧烈运动;白血病儿童化疗时免疫力低下,需严格保护隔离,预防感染,注意营养均衡以支持治疗。
青少年及成人:无论过敏性紫癜还是白血病,均需遵循个体化治疗,成人过敏性紫癜患者需关注药物不良反应,白血病患者化疗时需监测肝肾功能等指标,注意心理调适以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