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子宫内膜息肉是宫腔内多个由子宫内膜局部过度生长形成的肿物,病因包括雌激素水平过高(长期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刺激常见于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患者)及炎症刺激(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子宫黏膜可致局部内膜增生形成息肉),临床表现有异常子宫出血(经间期出血、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等,部分有性交后出血)、不孕(息肉可能影响受精卵着床致育龄期女性不孕),诊断常用经阴道超声初筛、宫腔镜为金标准可直接观察并活检,治疗分无症状等的保守治疗及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为主的手术治疗,术后有复发风险需定期随访,特殊人群中育龄期合并不孕要评估手术,绝经后防恶变,肥胖者需控体重稳定内分泌。
一、定义
多发子宫内膜息肉是指宫腔内多个由子宫内膜局部过度生长形成的带蒂或无蒂肿物,可单个或多个存在,直径从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
二、病因
1.雌激素水平过高:长期雌激素刺激可促使子宫内膜过度增生,是引发多发子宫内膜息肉的重要因素,如长期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刺激,常见于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患者。
2.炎症刺激: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子宫黏膜,可导致局部内膜增生形成息肉,如子宫内膜炎未得到有效控制时易诱发。
三、临床表现
1.异常子宫出血:表现为经间期出血、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等,部分患者可出现性交后出血。
2.不孕:息肉可能影响受精卵着床,导致育龄期女性不孕。
四、诊断方法
1.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为常用初筛手段,可发现宫腔内高回声病灶,表现为边界清晰、形态规则的团块,但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确诊。
2.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多发子宫内膜息肉的金标准,能直接观察息肉的位置、大小、形态,并可取组织活检以明确病理性质。
五、治疗方式
1.保守治疗:适用于无症状、较小且无恶变倾向的息肉,需定期随访超声,观察息肉变化。
2.手术治疗: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为主要手术方式,通过宫腔镜直视下切除息肉,术后需根据病理结果决定后续是否需进一步治疗。
六、预后及随访
1.复发风险:多发子宫内膜息肉术后存在一定复发率,需定期随访超声或宫腔镜检查。
2.随访建议:一般术后3~6个月复查,若有异常子宫出血等症状需及时就诊。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育龄期女性:若合并不孕,需积极评估息肉对生育的影响,必要时尽早手术干预,以提高受孕几率。
2.绝经后女性:多发子宫内膜息肉有一定恶变风险,需密切关注阴道出血等异常表现,及时行宫腔镜检查及活检排除恶变。
3.肥胖人群:肥胖可导致雌激素水平升高,增加多发子宫内膜息肉发生风险,需通过合理饮食、运动控制体重,以稳定内分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