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是因多种因素致阑尾炎性改变的外科常见疾病,病因包括最常见的阑尾管腔阻塞(多由淋巴滤泡增生等引起)及管腔阻塞后细菌入侵,临床表现有典型转移性右下腹痛等症状及右下腹固定压痛等体征,分类分急性(细分为单纯性等)和慢性(多由急性迁延不愈致间断隐痛等),诊断依据病史、症状体征、血常规及影像学检查,儿童症状不典型易穿孔需密切关注,老年人症状轻但进展隐匿易延误,妊娠期女性因子宫增大阑尾位置改变表现不典型需谨慎处理保障母婴安全。
一、定义
阑尾炎是因多种因素导致阑尾发生炎性改变的外科常见疾病,阑尾作为人体消化道的一部分,位于右下腹髂窝内,其发炎后会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及临床表现。
二、病因
1.阑尾管腔阻塞:这是最常见的病因,多由淋巴滤泡增生(尤其儿童多见)、粪石堵塞等引起,管腔阻塞后阑尾黏膜仍继续分泌黏液,使腔内压力上升,阻碍阑尾血运,为细菌入侵创造条件。
2.细菌入侵:管腔阻塞后,肠道内细菌趁机繁殖,分泌毒素,损伤阑尾黏膜,进而引发感染。
三、临床表现
1.症状:典型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初始疼痛可位于上腹部或脐周,数小时后转移并固定在右下腹;还可伴有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出现发热,体温多在38℃左右,若出现穿孔、坏疽等情况,体温可更高。
2.体征:右下腹固定压痛是重要体征,部分患者可触及压痛性包块(提示阑尾周围脓肿形成),腹膜刺激征(如反跳痛、肌紧张)多见于阑尾化脓、坏疽或穿孔时。
四、分类
1.急性阑尾炎:又细分为单纯性阑尾炎(病变多局限于黏膜和黏膜下层)、化脓性阑尾炎(阑尾肿胀明显,浆膜面有脓性渗出物)、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阑尾管壁坏死或部分坏死,易发生穿孔引发弥漫性腹膜炎)等。
2.慢性阑尾炎:常由急性阑尾炎迁延不愈所致,多表现为右下腹部间断性隐痛或胀痛,可在进食不当、劳累等诱因下发作。
五、诊断
主要依据病史、典型症状体征,结合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腹部超声或CT等影像学检查,超声可发现肿大的阑尾或阑尾周围脓肿等情况,辅助明确诊断。
六、不同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阑尾炎症状常不典型,腹痛部位可不固定,且病情进展较快,易出现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家长需密切关注儿童右下腹是否有压痛等异常表现,一旦怀疑应及时就医。
2.老年人:老年人反应能力相对较弱,阑尾炎症状可能较轻,但病情进展往往较为隐匿且迅速,需警惕延误诊治导致穿孔等严重后果。
3.妊娠期女性:妊娠期随着子宫增大,阑尾位置会发生改变,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相对困难,需综合考虑妊娠情况及阑尾炎症情况进行谨慎处理,以保障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