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感染引发皮肤瘙痒机制是真菌释物质分解角质层、激活炎症反应通路等并与神经细胞受体结合启动传导,常见类型体癣呈环形红斑等好发于面颈躯干等、股癣好发腹股沟等类似体癣且瘙痒明显、手足癣有水疱脱屑皲裂等瘙痒突出,诊断靠真菌镜检发现菌丝孢子和真菌培养明确种类,应对用抗真菌药治疗不同人群有别,生活方式上多汗者保持干爽勤换透气衣物、避免共用物品防交叉感染。
一、真菌感染引发皮肤瘙痒的机制
皮肤真菌感染(如皮肤癣菌感染)时,真菌可通过释放角质酶等物质分解皮肤角质层,同时其代谢产物会激活皮肤内的炎症反应通路,刺激皮肤神经末梢,进而引发瘙痒感。研究显示,皮肤癣菌产生的某些蛋白质等成分能与皮肤神经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启动瘙痒相关的神经传导过程,导致患者感受到明显瘙痒。
二、常见真菌感染致皮肤瘙痒的类型及表现
(一)体癣
多表现为环形或多环形的红斑,边缘清晰,有丘疹、水疱,中心部位皮肤相对正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好发于面、颈、躯干等部位,其瘙痒程度因个体对真菌刺激的反应不同而有差异。
(二)股癣
好发于腹股沟、会阴、肛周等部位,皮肤损害与体癣类似,呈环形或半环形,边缘有脱屑、丘疹,瘙痒较为明显,患者因局部潮湿等因素易诱发股癣并加重瘙痒。
(三)手足癣
手部或足部出现水疱、脱屑、皲裂等表现,水疱可破溃渗出,脱屑处皮肤干燥,瘙痒感较为突出,尤其在病情活动期,瘙痒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三、真菌感染致皮肤瘙痒的诊断方法
(一)真菌镜检
取病变部位的皮屑、水疱液等标本,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若发现真菌菌丝或孢子,可初步提示为真菌感染导致的皮肤病变,该方法快速简便,是初步诊断的常用手段。
(二)真菌培养
将标本接种于特定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能进一步明确真菌的种类,为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培养结果可准确判断是何种真菌感染引起皮肤瘙痒。
四、应对措施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一般应对
可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不同类型真菌感染选择相应抗真菌制剂。对于儿童,因皮肤薄嫩,优先选择安全性高的外用抗真菌药膏,需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皮肤造成过度刺激的药物;孕妇发生真菌感染性皮肤瘙痒时,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抗真菌方式,如温和的外用抗真菌制剂;糖尿病患者易并发真菌感染,需积极控制血糖,同时规范处理皮肤瘙痒问题,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以防皮肤破损继发细菌感染。
(二)生活方式调整
多汗者应注意保持皮肤干爽,勤换衣物,选择宽松透气的衣物材质,减少真菌滋生的环境;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鞋袜等物品,防止交叉感染,这对预防和控制真菌感染导致的皮肤瘙痒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