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形成可能与雌激素等及遗传有关,症状有月经改变等,诊断用超声等,治疗有观察、药物、手术;子宫腺肌症是内膜腺体间质侵入肌层多与妊娠损伤等有关,表现为进行性痛经等,诊断用超声等,治疗有药物、手术;特殊人群中育龄需关注月经等,妊娠期肌瘤警惕红色变性等,更年期肌瘤可能缩小仍需复查。
一、定义与发病机制
子宫肌瘤是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其发生可能与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异常相关,遗传因素也可能参与其中;子宫腺肌症是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所致,多与多次妊娠、分娩、人工流产等造成的子宫肌层损伤有关,雌激素、前列腺素等也参与其发病过程。
二、临床表现
(一)子宫肌瘤
常见症状包括月经改变(如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腹部包块、白带增多,若肌瘤压迫周围组织还可出现尿频、便秘等压迫症状,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
(二)子宫腺肌症
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痛经、经量增多,疼痛多位于下腹正中,常于月经前1周开始,月经来潮第1日最剧烈,以后逐渐减轻,部分患者还可伴有不孕等情况。
三、诊断方法
(一)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是常用方法,可清晰显示肌瘤或腺肌症的部位、大小等;MRI对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价值较高,能更准确判断病变范围。
(二)其他检查
对于症状不典型者,可能需结合血清CA125等检查协助诊断,必要时行诊断性刮宫排除恶性病变。
四、治疗方式
(一)子宫肌瘤
1.观察随访:适用于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近绝经年龄的患者,需定期复查超声评估肌瘤变化。
2.药物治疗:可使用GnRH-a等药物,通过调节激素水平缩小肌瘤体积,但停药后可能复发。
3.手术治疗:包括肌瘤剔除术、子宫切除术等,需根据患者年龄、生育需求等综合选择。
(二)子宫腺肌症
1.药物治疗:GnRH-a可缓解痛经等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骨质丢失等不良反应。
2.手术治疗:对于症状严重、无生育需求的患者可考虑子宫切除术,年轻或有生育需求者可尝试病灶切除术,但术后复发风险较高。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育龄女性
需关注月经情况,若出现经量异常增多、经期延长或痛经进行性加重等,应及时就医排查,备孕女性需评估肌瘤或腺肌症对妊娠的影响,部分情况可能需先治疗后再备孕。
(二)妊娠期女性
子宫肌瘤患者妊娠时需警惕红色变性,表现为突发下腹剧痛、发热等,若发生需密切监测并根据情况处理;子宫腺肌症合并妊娠者需注意孕期子宫收缩等情况,加强孕期管理。
(三)更年期女性
此阶段肌瘤可能因雌激素水平下降而缩小,症状可能缓解,但仍需定期复查,若出现异常阴道流血等情况需排除恶性病变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