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手指脚趾真菌感染由皮肤癣菌等真菌侵犯引发,有接触传播、自身传播及因皮肤屏障弱等易感因素,临床表现分皮肤型(皮肤红斑脱屑瘙痒等)和甲型(指甲变色增厚等),诊断靠真菌镜检及培养,非药物需保持清洁干燥等,药物治疗要慎重遵医嘱,预防需注重个人卫生等。
一、儿童手指脚趾真菌感染的定义
儿童手指脚趾真菌感染是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及非皮肤癣菌等真菌侵犯手指、脚趾皮肤、甲板等部位引发的感染性病症,会致使局部皮肤出现红斑、脱屑、瘙痒,指甲呈现变色、增厚、变形等状况。
二、病因分析
1.接触传播:儿童活动范围宽泛,易接触公共场所(像游泳池、公共浴室等)的污染物品,进而感染真菌;2.自身传播:若儿童自身其他部位存在真菌感染(例如足癣、体癣等),可通过搔抓等行为将真菌传播至手指脚趾部位;3.易感因素:儿童皮肤屏障功能相对薄弱,且活泼好动、出汗较多,若局部皮肤长期处于潮湿环境,更易诱发真菌感染。
三、临床表现
1.皮肤型:手指或脚趾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水疱干涸后会出现脱屑,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病情迁延不愈时可导致皮肤粗糙、增厚;2.甲型:指甲可出现变色(如变白、变黄)、增厚、表面凹凸不平、甲下碎屑堆积等现象,严重时可致使指甲与甲床分离。
四、诊断方法
1.真菌镜检:获取病变部位的皮屑、甲屑等标本,经处理后于显微镜下观察是否存在真菌菌丝或孢子,若发现则提示真菌感染;2.真菌培养:把标本接种至特定培养基上,培养后鉴定真菌种类,有助于明确致病真菌,为后续治疗提供指导。
五、非药物治疗措施
1.保持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清洗手指脚趾,清洗完毕后及时擦干,尤其是指(趾)间部位,避免长期潮湿;2.避免搔抓:告知儿童尽量不要搔抓病变部位,防止真菌扩散至其他部位或传染给他人;3.穿着合适鞋袜:选用透气、吸汗的棉质鞋袜,勤换鞋袜,维持脚部通风。
六、药物治疗注意事项
1.儿童用药需慎重:抗真菌药物的选取应综合考虑儿童的年龄、体重等因素,杜绝使用可能对儿童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的药物;2.局部外用抗真菌药物:可依据病情选用适宜的外用抗真菌药膏,如唑类药膏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留意观察局部皮肤反应;3.禁止自行用药:家长不可自行给儿童使用成人抗真菌药物,以防用药不当加重病情或引发不良反应。
七、预防要点
1.注重个人卫生:教导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拖鞋、袜子等个人物品;2.公共场所防护:带儿童前往公共泳池、浴室等场所时,建议穿着防水拖鞋,减少直接接触公共物品的几率;3.积极治疗其他部位真菌感染:若儿童自身存在其他部位真菌感染,应及时治疗,防止传播至手指脚趾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