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褥疮最佳治疗方法
老人褥疮需先准确评估分期,非药物干预包括定时翻身、保持良好坐姿的体位管理,及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皮肤保护剂的皮肤护理;药物治疗辅助要在有感染迹象时遵规范用抗感染药物;要保证营养支持,有基础疾病老人如糖尿病者需控血糖,行动极度不便长期卧床老人要全方位查皮肤并关注心理。
一、创面评估与分期
老人褥疮首先要进行准确评估与分期,根据褥疮的严重程度分为不同阶段,不同阶段有其相应特点,这有助于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例如Ⅰ期褥疮表现为局部皮肤完整,出现红印,长时间受压不褪色;Ⅱ期则是表皮或真皮部分缺损等。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1.体位管理
定时为老人翻身,一般每2小时左右翻身一次,对于高危老人可更频繁。通过改变体位,减轻局部皮肤持续受压情况,这是基于褥疮主要是由于局部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原理。翻身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防止加重皮肤损伤。对于体型较胖或病情特殊的老人,可使用专门的翻身垫等辅助工具,保证翻身操作安全有效。
保持良好的坐姿,若老人需要坐立,要选择合适的座椅,保证臀部受力均匀,可在臀部垫软枕等,降低局部压力。
2.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用温水清洗皮肤,但要注意水温适宜,一般控制在38-40℃,避免过冷或过热刺激皮肤。清洗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拍干,而不是擦拭。对于易出汗的部位,如腋窝、腹股沟等,可适当增加清洗频率。
使用皮肤保护剂,对于易发生褥疮的部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含有凡士林等成分的皮肤保护剂,形成保护膜,减少摩擦对皮肤的损伤。
三、药物治疗辅助
抗感染药物:如果褥疮出现感染迹象,如局部红肿加重、有脓性分泌物等,可根据感染情况使用抗感染药物。但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疗规范,由专业医生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等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等问题。
四、营养支持
保证老人摄入充足的营养,尤其是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素。蛋白质有助于创面修复,维生素C、维生素E等对皮肤健康有益。可通过饮食调整,如让老人多吃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水果等。对于进食困难的老人,可考虑鼻饲等营养支持方式,确保营养摄入满足创面修复等机体需求。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人,如糖尿病老人,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因为高血糖不利于褥疮愈合,且容易加重感染风险。要密切监测血糖,遵循糖尿病饮食及治疗方案。
对于行动极度不便、长期卧床的老人,除了上述护理措施外,要特别注意皮肤的全方位检查,及时发现早期褥疮迹象并处理。同时,家属要多关心老人的心理状态,避免老人因长期患病、卧床等产生抑郁等不良情绪,因为不良情绪可能影响机体的恢复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