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轻度疼痛,激素类药物中口服避孕药适有避孕需求且病情较轻者、孕激素能使异位内膜蜕膜化萎缩、GnRH-a适中重度疼痛或有病灶者且长期用需防骨质丢失;手术治疗分保留生育功能的保守性、保留卵巢功能的半根治性、无生育需求等的根治性;其他综合管理有辅助生殖技术及适度运动、保持健康体重助病情控制;特殊人群育龄期综合生育需求选治疗,绝经后视情况观察或药物手术,还需注意药物过敏禁忌及GnRH-a使用时骨密度监测。
一、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合酶途径减少前列腺素合成来缓解疼痛,适用于轻度疼痛的患者,常见药物如布洛芬等,可减轻经期及慢性盆腔疼痛,但需注意胃肠道等不良反应。
2.激素类药物
口服避孕药:通过抑制排卵、改变宫颈黏液性状及子宫内膜状态来减少异位内膜生长,适用于有避孕需求且病情较轻的患者,长期使用需监测肝功能等。
孕激素:如甲地孕酮、炔诺酮等,可使异位内膜蜕膜化并萎缩,常用方法为周期性或连续给药,可能出现体重增加、抑郁等不良反应。
GnRH-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通过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导致卵巢激素水平显著下降,造成药物性卵巢去势状态,适用于中重度疼痛或有病灶的患者,长期使用可引起骨质丢失等问题,需注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二、手术治疗
1.保守性手术:保留患者生育功能,适用于有生育需求且病变较局限的患者,包括异位病灶切除术、盆腔粘连松解术等,但存在复发可能。
2.半根治性手术:切除子宫及部分异位病灶,保留一侧或双侧卵巢,适用于无生育需求但希望保留卵巢功能的患者。
3.根治性手术:切除子宫、双侧附件及所有可见异位病灶,适用于病情严重、无生育需求且年龄较大的患者。
三、其他综合管理
1.辅助生殖技术:对于有生育困难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药物或手术治疗后可考虑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如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等,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评估妊娠时机和方案。
2.生活方式调整
运动: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并增强体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盆腔充血。
体重管理:保持健康体重(BMI在18.5~23.9kg/m2)可降低雌激素水平,减轻异位内膜活性,对病情控制有一定帮助。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育龄期女性:需综合考虑生育需求制定治疗方案,优先选择对生育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如保守性手术或适当使用GnRH-a后尽快尝试妊娠。
绝经后女性:若病情稳定且无明显症状,可考虑观察;若症状明显可根据个体情况选择药物或手术治疗,但需评估手术风险及激素替代治疗的必要性。
药物使用禁忌:对激素类药物过敏者禁用相关药物,使用GnRH-a期间需注意骨密度变化,定期监测骨代谢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