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囊湿疹是阴囊部位常见皮肤炎症性疾病属湿疹范畴有多样皮损,病因含内部的过敏体质、精神因素、内分泌紊乱、慢性疾病等及外部的局部环境潮湿不透气、物理刺激、接触致敏物等,临床表现分急、亚、慢性期,诊断依典型表现和病史,需与阴囊神经性皮炎、股癣鉴别,治疗有非药物干预和药物治疗,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有特殊病史者各有注意事项。
一、定义
阴囊湿疹是发生于阴囊部位的常见皮肤炎症性疾病,属于湿疹范畴,主要表现为阴囊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渗出、肥厚、瘙痒等多形性皮损。
二、病因
(一)内部因素
1.过敏体质:自身免疫系统易对某些内外物质产生过度免疫反应,引发阴囊湿疹。
2.精神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可影响神经内分泌功能,干扰皮肤屏障调节,诱发或加重阴囊湿疹。
3.内分泌紊乱:如雄激素水平变化等可影响阴囊皮肤的生理状态,增加患病风险。
4.慢性疾病: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如胃肠功能紊乱)等可导致机体免疫及代谢失衡,与阴囊湿疹发生相关。
(二)外部因素
1.局部环境:阴囊部位局部潮湿、不透气,易滋生细菌、真菌,刺激皮肤引发炎症。
2.物理刺激:搔抓、摩擦、穿紧身不透气内裤等可损伤阴囊皮肤屏障,诱发或加重湿疹。
3.接触致敏物:接触化纤制品、清洁剂、某些外用药物等致敏物质,可引起局部过敏反应。
三、临床表现
(一)急性期
阴囊皮肤出现红肿,密集分布小丘疹、水疱,搔抓后易破溃渗出,伴剧烈瘙痒。
(二)亚急性期
红肿及渗出减轻,皮肤出现结痂、脱屑,仍有不同程度瘙痒。
(三)慢性期
阴囊皮肤肥厚、粗糙、苔藓样变、色素沉着,瘙痒呈阵发性,夜间或安静时加重,反复搔抓可致病情迁延。
四、诊断与鉴别
(一)诊断
主要依据阴囊部位典型临床表现及病史,一般不难诊断。
(二)鉴别
需与阴囊神经性皮炎鉴别,后者多先痒后疹,苔藓化明显;与股癣鉴别,股癣常单侧发病,边界清楚,真菌镜检可呈阳性。
五、治疗原则
(一)非药物干预
保持阴囊清洁干燥,避免搔抓、热水烫洗,穿着宽松透气棉质内裤,减少局部刺激。
(二)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选择外用药物,如弱效或中效糖皮质激素乳膏、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等;瘙痒严重时可口服抗组胺药,需注意特殊人群用药禁忌,如儿童谨慎使用某些药物。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应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选择温和外用制剂,保持阴囊局部清洁干燥,穿着合适衣物,减少摩擦刺激。
(二)老年人
皮肤屏障功能减弱,需注意皮肤保湿,避免过度清洁,选择宽松衣物,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因基础病可能影响皮肤状态加重病情。
(三)特殊病史人群
有过敏史、基础疾病(如内分泌疾病、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等)者,需在治疗中兼顾基础病管理,用药时谨慎选择可能影响基础病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