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瘤源于间叶组织常见于成年人四肢躯干等皮下或深部组织显微镜下见成熟脂肪细胞巢状分叶状排列边界清晰多数无症状或有压迫症状CT呈边界清低密度影MRI具脂肪典型信号较小无症状可观察随访大或有症状可手术切除预后良好;胶质瘤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好发中枢神经系统不同类型有特定好发区域细胞具异型性核分裂象增多等恶性特征常见头痛呕吐等神经缺损症状CT见占位性病变MRI信号等有特征以手术为主需综合治疗低级别有治愈可能高级别预后差。
一、定义与性质
脂肪瘤是由正常脂肪细胞异常增生聚积形成的良性肿瘤,源于间叶组织;胶质瘤是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具有良恶性之分,恶性胶质瘤侵袭性强、预后差,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发性肿瘤。
二、好发部位
脂肪瘤:常见于成年人的四肢、躯干等皮下组织,也可发生于腹膜后、纵隔等深部组织。
胶质瘤:好发于大脑半球、丘脑、脑干、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部位,不同类型胶质瘤有相对常见的好发区域,如星形细胞瘤多发生于大脑半球,少突胶质细胞瘤常见于大脑额叶等。
三、病理特点
脂肪瘤:显微镜下可见成熟的脂肪细胞呈巢状、分叶状排列,细胞形态与正常脂肪细胞相似,无明显异型性,肿瘤边界清晰。
胶质瘤:由神经胶质细胞异常增殖形成,根据细胞类型可分为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等不同亚型,肿瘤细胞具有不同程度的异型性、核分裂象增多等恶性特征(恶性胶质瘤尤为明显),细胞排列紊乱,与正常神经组织边界不清。
四、临床表现
脂肪瘤: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常表现为皮下可触及的局限性肿块,质地柔软,边界清楚,活动度良好,生长缓慢;若肿瘤体积较大压迫周围组织,可能出现相应部位的压迫症状。
胶质瘤:常见症状有头痛、呕吐(多为颅内压增高表现)、癫痫发作、视力障碍、肢体运动或感觉异常、语言障碍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恶性胶质瘤病情进展快,上述症状可迅速加重。
五、影像学表现
脂肪瘤:CT检查表现为边界清晰的低密度影,CT值接近脂肪组织(约-80~-120HU);MRI检查T1加权像、T2加权像均呈高信号,脂肪抑制序列呈低信号,具有脂肪组织的典型影像学特征。
胶质瘤:CT平扫可见颅内或脊髓内占位性病变,密度不均,恶性胶质瘤多有周围水肿、占位效应明显;MRI检查T1加权像多呈低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时,良性胶质瘤可无强化或轻度强化,恶性胶质瘤多呈明显不均匀强化。
六、治疗方式
脂肪瘤:较小且无症状的脂肪瘤通常观察随访;若肿瘤较大、有压迫症状或影响美观,可采取手术切除,手术切除后一般预后良好,复发率低。
胶质瘤:以手术治疗为主,尽可能切除肿瘤组织,术后根据肿瘤的病理类型、分级等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低级别的胶质瘤经规范治疗有一定治愈可能,高级别的胶质瘤预后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