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进行妇科筛查包括适龄女性按不同间隔开展HPV联合或单独筛查及高危人群强化筛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要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接种HPV疫苗可降风险且不同疫苗有适用年龄,积极管理妇科疾病需治疗慢性妇科炎症和管控内分泌紊乱疾病,特殊人群有家族遗传史者更早更细致筛查、更年期加强检查、孕妇哺乳期考量对胎儿婴儿影响。
一、定期进行妇科筛查
1.适龄女性筛查安排:年龄在25~64岁的女性建议每3年开展一次人乳头瘤病毒(HPV)联合宫颈细胞学检查,30~65岁人群可选择每5年进行一次HPV单独筛查。此筛查能早期发现宫颈病变,因为子宫癌的发生通常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密切相关,通过定期筛查可及时干预潜在病变。2.高危人群强化筛查:有子宫癌家族史者、免疫功能低下者等高危人群,需适当增加筛查频次并密切关注宫颈状况,比如可每年进行一次相关检查,以便更早察觉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
二、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1.均衡饮食:多摄取富含维生素(如维生素C、E等)、矿物质的蔬菜水果,像西兰花、橙子等,同时减少高脂肪、高糖分食物的摄入,例如油炸食品、甜品等,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代谢及免疫力,从而降低子宫癌发病风险。2.适度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适度运动可增强体质,促进身体新陈代谢,提升自身抵抗力,对预防子宫癌有积极作用。3.戒烟限酒:吸烟会显著增加子宫癌的发病几率,应尽量避免吸烟行为;同时要限制酒精摄入,因为过量饮酒也可能对身体机能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影响患癌风险。
三、接种相关疫苗
1.HPV疫苗作用:接种HPV疫苗是预防子宫癌的关键举措,二价HPV疫苗可预防HPV16和18型感染,这两种亚型是引发子宫癌的主要高危亚型;四价HPV疫苗能预防HPV6、11、16和18型感染;九价HPV疫苗可预防更多亚型的HPV感染。适龄女性(二价HPV疫苗适用年龄约9~45岁、四价约20~45岁、九价约16~26岁)可通过接种HPV疫苗降低患子宫癌的风险。
四、积极管理妇科疾病
1.治疗慢性妇科炎症:及时对宫颈炎、子宫内膜炎等慢性妇科炎症进行治疗,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可能会增加子宫癌的发病几率,发现炎症后应遵循医嘱进行规范治疗,控制炎症发展。2.管控内分泌紊乱疾病:对于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紊乱疾病的女性,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理治疗与管理,调节内分泌水平,维持身体内环境稳定,因为内分泌失调可能影响子宫相关组织的健康状态。
特殊人群提示:有家族遗传史的女性,除常规筛查外,可能需更早开始筛查且筛查项目更细致;更年期女性因体内激素变化,应加强妇科检查;孕妇或哺乳期女性进行筛查及医疗干预时,要充分考量对胎儿或婴儿的影响,遵循安全优先原则选择合适的检查与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