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瘤是源于脂肪组织异常增生的良性肿瘤,表现为皮下单发或多发局限性肿块、边界清、质地软、生长慢等,超声示低回声均匀、MRI呈高信号,镜下是成熟脂肪细胞,手术切除预后好;肉瘤是起源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表现为较快生长、边界不清、质地硬等,超声见边界模糊不均匀、MRI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等,镜下是异型间叶细胞,多需综合治疗,儿童、老人、女性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定义与来源
1.脂肪瘤:是由正常脂肪细胞组成的良性肿瘤,源于脂肪组织的异常增生,多为单发或多发的皮下局限性肿块。
2.肉瘤:是起源于间叶组织(包括纤维组织、脂肪组织、肌肉组织、血管和淋巴管、骨组织等)的恶性肿瘤,由间叶组织细胞异常增殖恶变而来。
二、临床表现差异
1.脂肪瘤:通常表现为皮下可触及的圆形或分叶状肿块,边界清晰,质地柔软,活动度良好,生长缓慢,一般无疼痛等不适症状,多见于躯干、四肢等部位。
2.肉瘤:常表现为较快生长的肿块,边界多不清,质地硬,活动度差,可伴有疼痛、局部破溃、出血等,部分肉瘤可出现转移相关表现,如远处肿块、消瘦等,好发于深部软组织、肌肉、骨等部位,不同类型肉瘤好发部位有差异,如脂肪肉瘤好发于下肢、腹膜后等。
三、影像学表现区别
1.脂肪瘤:超声检查多显示为边界清晰的低回声肿块,内部回声均匀;磁共振成像(MRI)表现为T1加权像和T2加权像均呈高信号,具有脂肪组织的典型影像学特征。
2.肉瘤:超声检查可见边界模糊、内部回声不均匀的肿块,可能伴有血流信号异常;MRI检查可显示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T1加权像呈等信号或低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且增强扫描多有不均匀强化。
四、组织病理学特征
1.脂肪瘤:镜下可见成熟的脂肪细胞,细胞形态一致,排列规则,无异型性,无核分裂象。
2.肉瘤:镜下可见异型的间叶细胞,细胞大小、形态不一,核分裂象多见,可伴有肿瘤细胞的坏死、浸润周围组织等恶性表现,不同类型肉瘤有其特定的细胞形态及组织学特点,如脂肪肉瘤可见异型的脂肪母细胞等。
五、治疗原则不同
1.脂肪瘤:一般采取手术切除即可,预后通常较好,切除后复发率低。
2.肉瘤:多需综合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常需结合放疗、化疗等辅助治疗,且肉瘤易复发和转移,治疗后需长期随访监测。
六、特殊人群需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患肉瘤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现需尽快明确诊断,因其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治疗时需充分考虑对生长发育的影响,选择兼顾肿瘤治疗与生长发育的治疗方案。
2.老年人:老年人患肉瘤时,常合并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手术耐受性相对较差,治疗前需全面评估基础疾病状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且术后恢复需关注基础疾病的管理。
3.女性:乳腺等部位的肉瘤需特别注意与良性病变鉴别,治疗时要兼顾美观与肿瘤根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