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护理需注意伤口护理,保持清洁干燥观察异常;饮食按胃肠功能恢复逐步进食,遵循清淡易消化等原则;活动休息早期适当休息适度活动,逐步增加活动量;监测生命体征,出现异常及时就医;按医嘱用药,特殊人群如孕妇、糖尿病患者、有基础心肺疾病患者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伤口护理
1.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定期观察切口有无红肿、渗液、渗血等情况。若发现切口出现异常,如红肿范围扩大、渗液量增多或有异味等,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皮肤较为娇嫩,更要注意避免搔抓切口部位,防止切口感染。老年人伤口愈合相对较慢,也需密切关注切口状况,加强护理。
二、饮食管理
1.术后需根据胃肠功能恢复情况逐步进食。一般先从流质饮食开始,如米汤、藕粉等,然后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如粥、面条等,再逐渐恢复正常饮食。进食过程中要注意少量多餐,避免一次性进食过多。饮食应遵循清淡、易消化的原则,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以促进伤口愈合,但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容易产气的食物,如豆类、洋葱等,以防引起腹胀等不适。儿童患者在饮食过渡过程中要注意营养均衡,根据年龄调整饮食种类和量;老年人消化功能相对较弱,饮食调整更要循序渐进。
三、活动休息
1.术后早期应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但也需进行适度的活动,如在床上翻身、四肢活动等,以促进胃肠蠕动恢复,预防肠粘连等并发症。随着身体恢复,可逐渐增加活动量,如床边短时间站立、行走等,但要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剧烈运动。儿童患者术后要注意休息,同时在家长监护下进行适当活动,避免过度玩耍;老年人活动时要注意安全,防止摔倒等意外发生。
四、生命体征监测
1.密切关注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若出现发热(体温超过38.5℃)、腹痛加剧、恶心、呕吐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儿童患者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更要注意监测体温变化;老年人基础疾病较多,生命体征变化可能不典型,需更加细致观察。
五、药物使用注意
1.按照医嘱按时服用药物,如抗生素等,但要避免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对于儿童患者,要严格按照儿童用药的相关要求,谨慎使用药物;老年人用药需考虑肝肾功能等因素,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患者:阑尾炎术后要特别注意胎儿的情况,密切观察自身身体状况,遵循医生指导进行治疗和康复,用药需谨慎权衡对胎儿的影响。
2.糖尿病患者:术后要注意血糖的监测和控制,因为手术应激等可能导致血糖波动,饮食上要根据血糖情况合理安排,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同时伤口护理要更加严格,预防感染影响血糖控制和伤口愈合。
3.有基础心肺疾病患者:术后要注意呼吸、心肺功能的观察,活动时要避免过度劳累加重心肺负担,严格遵循医生制定的康复计划,必要时接受相应的心肺功能监测和支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