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阴道炎主要由假丝酵母菌引起其为条件致病菌正常存于人体局部环境改变时繁殖致病,宿主因素有阴道内环境改变(雌激素变化等致菌群失衡)、免疫功能异常(糖尿病等致环境利于繁殖或免疫力低),诱发因素包括长期用广谱抗生素、穿紧身化纤内裤等局部环境差、交叉感染,特殊人群中妊娠期女性因雌激素升等高发、糖尿病患者因高糖环境易患、肥胖者因局部温湿高易滋生。
一、病原体因素
霉菌性阴道炎主要由假丝酵母菌引起,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是最常见的病原体,约占80%-90%,其他如光滑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等也可致病。假丝酵母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在正常人体的口腔、肠道、阴道等部位可少量存在,一般不引起发病,但当局部环境改变时可大量繁殖引发炎症。
二、宿主因素
(一)阴道内环境改变
正常阴道内存在多种微生物,维持着菌群平衡,其中乳酸杆菌占优势,可分解糖原产生乳酸,使阴道保持酸性环境(pH值4.0-4.5),这种酸性环境不利于假丝酵母菌生长。当体内雌激素水平变化时,如妊娠期间雌激素水平升高,阴道上皮细胞糖原含量增加,阴道pH值改变,利于假丝酵母菌繁殖;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黏膜变薄、糖原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也易发生感染。
(二)免疫功能异常
患有糖尿病等疾病时,机体血糖水平升高,阴道内糖原含量增加,pH值改变,为假丝酵母菌生长提供有利条件;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自身免疫缺陷疾病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对病原体的抵御能力减弱,易导致假丝酵母菌大量繁殖引发感染。
三、诱发因素
(一)药物因素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可抑制阴道内乳酸杆菌生长,破坏阴道正常菌群平衡,使假丝酵母菌得以大量繁殖而致病。例如,长时间使用头孢类、青霉素类等广谱抗生素,会改变阴道内微生物的生态环境。
(二)局部环境因素
穿紧身化纤内裤、肥胖等情况可导致外阴局部温度和湿度增加,为假丝酵母菌生长提供适宜环境;不注意外阴清洁卫生,阴道局部卫生状况差,也易诱发霉菌性阴道炎。
(三)交叉感染因素
胃肠道假丝酵母菌可通过粪便污染阴道而引发感染,如大便后擦拭方向不当,从肛门向阴道方向擦拭,易将胃肠道的假丝酵母菌带到阴道部位;此外,与患有霉菌性阴道炎的患者共用毛巾、浴盆等间接接触,也可能导致交叉感染。
四、特殊人群的易感性
(一)妊娠期女性
妊娠期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显著升高,阴道上皮细胞糖原含量增加,阴道pH值改变,且机体免疫力相对降低,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妊娠期女性成为霉菌性阴道炎的高发人群。
(二)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阴道内环境处于高糖状态,利于假丝酵母菌生长繁殖,相比非糖尿病患者,其发生霉菌性阴道炎的风险明显增加。
(三)肥胖人群
肥胖者外阴部脂肪堆积,局部透气性差,温度和湿度较高,为假丝酵母菌滋生提供了有利条件,从而增加了患霉菌性阴道炎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