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为下肢及臀部对称分批出现紫红色高出皮肤压之不褪色的大包可融合严重时出现水疱溃疡等儿童皮疹易融合老年消退慢发病由免疫复合物介导小血管炎致接触过敏原产IgA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激活补体致血管炎儿童因免疫发育易触发老年因免疫及修复力差异不同;诊断需采集病史问感染及过敏原接触体格查皮肤包分布等实验室检血常规凝血尿常规等;治疗分一般治疗急性期卧床休息避诱因药物用抗组胺药重时用激素需考虑不同年龄代谢耐受;特殊人群儿童防搔抓观察伴随症老年兼顾基础病谨慎用药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并发症。
一、临床表现特征
过敏性紫癜起大包即皮肤紫癜表现,多累及下肢及臀部,呈对称分布、分批出现的特点,皮疹初为紫红色斑丘疹,高出皮肤表面,压之不褪色,大小不等,可融合成较大的包块,严重时局部可出现水疱、溃疡等。儿童患者因皮肤较薄嫩,皮疹表现可能更易融合成大包;老年人由于皮肤弹性及修复能力下降,大包消退相对较慢。
二、发病机制简述
其发病主要由免疫复合物介导的小血管炎所致,机体接触过敏原后,免疫系统产生IgA等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小血管壁,激活补体系统,导致血管炎症反应,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出现皮肤紫癜等表现,这一过程在不同年龄人群中因免疫系统成熟度及基础健康状况有所差异,儿童免疫系统尚在发育中,可能更易触发免疫反应引发大包表现。
三、诊断要点
1.病史采集:询问近期有无感染史、接触过敏原(如食物、药物、花粉等)情况,不同年龄人群接触过敏原类型有差异,儿童可能与进食特定食物相关,老年人需关注药物接触史。
2.体格检查:重点观察皮肤大包的分布、形态、颜色等特征,同时检查关节、腹部、肾脏等部位有无受累表现。
3.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观察血小板计数等)、凝血功能(排除凝血障碍性疾病)、尿常规(排查肾脏受累)等,通过实验室指标辅助明确诊断,儿童及老年人在检查时需考虑其生理特点对结果的影响。
四、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儿童应限制过度跑动,防止大包加重;老年人要注意避免长时间站立,减少下肢血液淤积加重皮疹。明确过敏原者需避免再次接触。
2.药物治疗:可选用抗组胺药物改善过敏相关症状,如无禁忌证可使用;病情较重时可考虑糖皮质激素等免疫调节药物,用药时需充分考虑不同年龄人群的药物代谢及耐受情况,儿童需谨慎评估激素使用风险,老年人需关注基础疾病对药物的代谢影响。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皮肤较娇嫩,起大包后要避免搔抓,防止皮肤破损继发感染,同时因儿童表达能力有限,需密切观察大包变化及伴随症状,如有无腹痛、血尿等,及时就医。
2.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基础疾病,治疗时需兼顾基础病情况,用药需谨慎,注意药物间相互作用,起大包后要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等并发症,因老年人皮肤修复慢,需耐心观察恢复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