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由假丝酵母菌引起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要菌种,局部有外阴瘙痒、白带豆腐渣或凝乳状、局部灼痛表现,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诊断可通过显微镜直接涂片、氢氧化钾湿片法及真菌培养,治疗有局部和全身药物,妊娠期选局部药、糖尿病控血糖、老年女性注意清洁等。
一、定义阐释
白带检测发现真菌感染通常指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由假丝酵母菌引起,是常见外阴阴道炎症,假丝酵母菌属中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要致病菌种。
二、临床表现特点
1.局部症状表现
外阴瘙痒:程度轻重不一,患者常感觉外阴部位剧烈瘙痒,严重时可影响日常生活和睡眠,搔抓后可能导致外阴皮肤破损。
白带异常:白带增多,质地多呈豆腐渣样或凝乳状,这是因为假丝酵母菌感染后引发阴道局部炎症反应,使阴道分泌物性状改变。
局部灼痛:患者在排尿时,尿液刺激外阴及阴道黏膜可出现灼痛感觉。
2.不同人群表现差异
妊娠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变化,阴道局部环境改变,更易发生假丝酵母菌感染,症状可能相对更为明显,瘙痒等不适可能更严重。
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环境利于假丝酵母菌生长繁殖,所以糖尿病患者发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几率较高,且病情相对更易反复。
老年女性:因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黏膜萎缩、抵抗力减弱,感染假丝酵母菌后,症状可能不典型,但仍需重视,可能仅表现为白带轻微异常及外阴轻度不适。
三、诊断方法详述
1.显微镜检查
直接涂片法:取阴道分泌物涂片,经革兰染色后镜检,若发现假菌丝或孢子可初步诊断,这是简便快速的初步筛查方法。
氢氧化钾湿片法:将阴道分泌物置于10%氢氧化钾溶液中,镜检可见假菌丝,能提高假丝酵母菌的检出率。
2.真菌培养
对于症状不典型或显微镜检查可疑的患者,可进行真菌培养,能明确菌种,还可进行药敏试验,为精准用药提供依据。
四、治疗原则要点
1.局部药物治疗
常用局部抗真菌制剂有克霉唑制剂、咪康唑制剂等,通过局部给药作用于阴道局部,抑制假丝酵母菌生长。
2.全身药物治疗
对于复杂情况,如未婚女性、不能局部用药者或病情严重者,可考虑口服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等,但需严格掌握用药适应证。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妊娠期女性
需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局部抗真菌药物,因为妊娠期全身用药可能对胎儿有潜在风险,局部用药相对更安全,同时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勤换内裤。
2.糖尿病患者
要积极控制血糖,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因为高血糖是假丝酵母菌滋生的有利环境,良好的血糖控制有助于减少真菌感染的复发,同时按照医生建议规范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3.老年女性
应注意保持外阴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避免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因为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可能破坏阴道正常菌群平衡,增加假丝酵母菌感染风险;若出现白带异常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检查,早期发现真菌感染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