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初始疼痛多始于上腹部或脐周,具隐痛、钝痛等性质且持续时间不等,儿童阑尾炎初始疼痛定位更不精确、病情变化快,老年阑尾炎初始疼痛往往较轻微;随病情进展典型阑尾炎疼痛渐转移至右下腹麦氏点,部分不典型阑尾炎疼痛转移不明显;发病过程中疼痛性质由内脏神经痛的隐痛、钝痛变为累及壁层腹膜的持续性剧痛,有阑尾炎病史者再次发作可能不典型,有其他基础疾病者疼痛可能不典型。
一、初始疼痛特点
阑尾炎的初始疼痛多始于上腹部或脐周,这是因为阑尾的神经传导起初受内脏神经支配,定位不精确。一般这种疼痛具有隐痛、钝痛等性质,持续时间不等,可能数小时至十余小时。例如,有研究显示约70%-80%的阑尾炎患者最初表现为上腹部或脐周的牵涉痛。
(一)与年龄的关系
儿童阑尾炎:儿童阑尾炎初始疼痛定位相对更不精确,可能早期就出现腹痛范围较广的情况,这是由于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对疼痛的定位能力不如成人。而且儿童阑尾炎病情变化较快,初始疼痛可能很快向右下腹部转移,但有时也可能表现不典型,容易被忽视。
老年阑尾炎:老年阑尾炎初始疼痛往往较轻微,这与老年人机体反应性降低有关,可能不会像年轻人那样有明显的疼痛程度感知,容易延误诊断。
二、疼痛转移特点
随着病情进展,典型的阑尾炎会出现疼痛转移至右下腹麦氏点(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的特点。这是因为阑尾炎症刺激壁层腹膜,此时疼痛定位变得明确。一般在初始疼痛发生数小时(通常6-8小时)后,疼痛逐渐转移并固定在右下腹。不过,也有部分不典型阑尾炎患者疼痛转移不明显,比如一些特殊类型的阑尾炎,像盆位阑尾炎疼痛可位于耻骨上区,后位阑尾炎疼痛可位于右侧腰部等。
(一)与性别、生活方式的关系
性别:一般无明显因性别导致疼痛转移有显著差异的情况,但女性患者需注意与妇科疾病相鉴别,如右侧输卵管妊娠破裂等,其疼痛表现可能有相似之处,但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可鉴别,而疼痛转移至右下腹这一过程本身在男女患者中无本质性别差异。
生活方式:长期久坐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不直接影响阑尾炎疼痛转移的过程,但如果因生活方式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等情况,可能会影响阑尾炎的发生发展,但对疼痛转移特点本身影响不大。
三、疼痛性质的变化
在阑尾炎发病过程中,疼痛性质会发生变化。初期为内脏神经痛,表现为隐痛、钝痛,随着阑尾炎症加重,累及壁层腹膜,疼痛变为持续性剧痛。例如,单纯性阑尾炎时疼痛多为隐痛或胀痛,而化脓性、坏疽性阑尾炎时则表现为较剧烈的持续性疼痛。
(一)与病史的关系
有阑尾炎病史者:再次发作阑尾炎时,疼痛特点可能与初次发作有相似之处,但也可能因为粘连等情况而有所不同,比如疼痛转移过程可能不典型等,需要结合既往病史及相关检查进行准确判断。
有其他基础疾病者:如合并糖尿病的阑尾炎患者,由于机体神经病变等因素,疼痛表现可能不典型,需要更加细致地观察和检查,以避免延误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