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脂肪瘤是起源于脂肪细胞的恶性肿瘤,好发成人,常见于四肢、腹膜后等,多表现为逐渐增大的无痛性肿块,影像学及病理活检可诊断,以手术切除为主,儿童患脂肪肉瘤罕见,孕妇需权衡手术与妊娠风险,老年需考虑基础疾病;纤维瘤为良性起源纤维结缔组织,各年龄段可发,女性相对多见,表现为圆形坚韧肿块、边界清、活动好,可通过体格检查等诊断,一般手术切除,较小无症状可观察,儿童患纤维瘤需谨慎评估手术时机,孕妇权衡手术与妊娠风险,老年考虑基础疾病。
一、恶性脂肪瘤(脂肪肉瘤)
1.定义与发病特点:脂肪肉瘤是起源于脂肪细胞的恶性肿瘤,好发于成人,常见部位包括四肢、腹膜后等,发病与脂肪代谢异常、遗传等因素可能相关,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略多于女性。
2.临床表现:多表现为逐渐增大的无痛性肿块,肿块质地不均,边界可能不清,部分可伴有疼痛、压迫周围组织出现相应症状,如腹膜后脂肪肉瘤可能压迫肠道导致腹痛、肠梗阻等。
3.诊断方法:影像学检查如CT、MRI可显示肿块的位置、大小及与周围组织关系,确诊依赖病理活检,通过手术获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分析以明确恶性程度及分型。
4.治疗方式:以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对于晚期或无法完整切除的病例,可能辅助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术需尽可能完整切除肿瘤以降低复发风险。
二、纤维瘤
1.定义与发病特点:纤维瘤多为良性肿瘤,起源于纤维结缔组织,可发生于皮肤、皮下组织等部位,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女性相对多见,病因可能与外伤、遗传易感性等有关。
2.临床表现:通常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质地坚韧的肿块,边界清楚,活动度良好,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生长缓慢,若发生于特殊部位(如神经纤维瘤病相关纤维瘤)可能有特定表现,如皮肤牛奶咖啡斑等。
3.诊断方法:通过体格检查初步判断,影像学检查(如B超等)辅助评估,确诊依靠病理活检,病理下可见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的肿瘤结构。
4.治疗方式:一般采取手术切除,完整切除后预后较好,复发风险较低,对于较小且无症状的纤维瘤可密切观察,定期随访。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患纤维瘤时需谨慎评估手术时机,优先考虑非手术干预的可行性,若需手术应充分考虑儿童身体发育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减少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儿童患脂肪肉瘤极为罕见,若发生需多学科协作,综合考虑儿童的耐受性及后续生长发育问题。
2.孕妇患者:孕妇发现相关肿瘤时,需权衡手术与妊娠的风险,手术时机选择需兼顾胎儿安全,优先选择对妊娠影响较小的检查及治疗方式,如尽量避免孕期进行创伤较大的手术,可在产后根据病情评估再行处理;若为恶性脂肪瘤,需与产科、肿瘤科等多学科团队共同制定个体化方案。
3.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伴有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评估治疗方案时需充分考虑其身体状况及各脏器功能,手术风险相对较高,可优先考虑创伤较小的治疗方式,如对于良性纤维瘤可谨慎观察,恶性脂肪瘤的治疗需综合评估患者耐受能力,选择相对温和且有效的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