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阑尾炎有腹痛(早期脐周或上腹疼,数小时后转移固定右下腹,不同年龄表现有差异)、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等)、全身症状(初期发热,婴儿体温不典型,伴精神萎靡)等症状;治疗上手术是主要有效方法,早期单纯性阑尾炎可非手术治疗但需密切观察;特殊人群小儿需考虑年龄因素(婴儿幼儿和年长儿有不同护理及安抚要求)、生活方式(保证休息、合理饮食、避免剧烈活动)、病史影响(结合既往病史判断和调整治疗)。
一、小儿阑尾炎的症状
1.腹痛:早期多为脐周或上腹部疼痛,数小时后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这是小儿阑尾炎较为典型的症状,但年幼儿童表述能力差,可能仅表现为哭闹不安等。不同年龄小儿腹痛表现有所差异,婴儿可能仅表现为拒按腹部、哭闹等;幼儿可能能较明确指出腹痛部位在右下腹,但也有不典型情况。
2.胃肠道症状:常伴有恶心、呕吐,婴儿可能出现吐奶等情况。部分患儿会有食欲减退,较大儿童可能诉说不想吃东西。有些患儿还可能出现腹泻,这是因为炎症刺激肠道导致肠道功能紊乱。
3.全身症状:发病初期多有发热,体温可在38℃左右,随着病情进展,体温可能升高,婴儿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发热表现可能不典型。同时患儿可能出现精神萎靡等全身不适表现。
二、小儿阑尾炎的治疗
1.手术治疗:一旦确诊小儿阑尾炎,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如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等。手术是治疗小儿阑尾炎的主要有效方法,可以迅速去除病灶,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如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对于不同年龄小儿,手术操作需根据其解剖特点等进行精细操作,以确保手术安全。
2.非手术治疗:仅适用于早期单纯性阑尾炎等少数情况。可采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控制感染,但非手术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果病情加重仍需及时改为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时要密切关注小儿的生命体征、腹痛等症状变化,因为小儿病情变化相对较快,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特殊人群(小儿)相关注意事项
1.年龄因素:婴儿和幼儿由于自身生理特点,如免疫系统相对不完善、对疼痛等的表述不明确等,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要更加精细的观察和护理。例如婴儿患阑尾炎时,发热、腹痛等症状不典型,医护人员需通过密切监测体温、腹部体征等多方面来判断病情。对于年长儿,要注重其心理安抚,因为手术等治疗可能会给年长儿带来心理压力,要向其解释病情和治疗过程,缓解其紧张情绪。
2.生活方式:在治疗前后,都要注意小儿的生活护理。患病期间要保证小儿充足的休息,合理安排饮食,术后早期要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避免让小儿在患病期间进行剧烈活动,防止加重病情或影响术后恢复。
3.病史影响:如果小儿既往有胃肠道疾病等病史,在诊断阑尾炎时需要综合考虑,因为既往病史可能会影响现病情的判断。例如既往有肠道寄生虫感染等病史,可能会干扰对当前腹痛等症状的病因判断,需要详细询问病史并结合其他检查进行鉴别诊断。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既往病史调整治疗方案,如既往有药物过敏史,选用抗生素时要避免使用过敏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