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淋巴结多发肿大可由感染性因素(含病毒、细菌、螺旋体感染)、肿瘤性因素(包括恶性淋巴瘤、白血病、实体肿瘤转移)、自身免疫性疾病引发,还与药物反应、化学及放射性物质接触、代谢性疾病等有关,儿童优先考虑感染性疾病且警惕肿瘤性疾病,老年人多考虑肿瘤性疾病,有基础病史人群需结合既往病史排查相关病因。
一、感染性因素
1.病毒感染:EB病毒感染可引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常表现为全身淋巴结肿大,同时伴有发热、咽痛、肝脾肿大等症状;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感染也可致使淋巴结肿大。例如,EB病毒感染时,外周血中异型淋巴细胞增多是其重要特征之一。
2.细菌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引起结核性淋巴结炎,表现为淋巴结肿大、低热、盗汗、乏力等;布氏杆菌等细菌感染也可能累及淋巴结导致肿大。结核性淋巴结炎在影像学检查中可能呈现特定的淋巴结形态改变。
3.螺旋体感染:梅毒螺旋体感染的二期梅毒阶段,可出现全身淋巴结肿大。
二、肿瘤性因素
1.恶性淋巴瘤:包括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是源于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可表现为全身多发淋巴结肿大,同时可能伴有发热、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在病理检查中可发现淋巴瘤细胞的特征性改变。
2.白血病: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白血病类型可导致淋巴结肿大,除淋巴结肿大外,还可能有贫血、出血、感染等表现,外周血和骨髓检查可发现异常的白血病细胞。
3.实体肿瘤转移:其他实体肿瘤转移至淋巴结也可引起全身淋巴结多发肿大,例如乳腺癌、肺癌等转移至淋巴结,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PET-CT等)可发现原发病灶及转移的淋巴结情况。
三、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出现全身淋巴结肿大,同时伴有相应疾病的特征表现。系统性红斑狼疮可有多系统损害,包括皮肤红斑、关节痛、蛋白尿等;类风湿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畸形等,自身抗体检测等实验室检查有助于诊断此类疾病。
四、其他因素
1.药物反应:某些药物反应可能导致淋巴结肿大,如抗癫痫药物等,但需通过详细的用药史排查。
2.化学及放射性物质接触: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等也可能与全身淋巴结多发肿大有关,长期接触致癌物质的人群需提高警惕。
3.代谢性疾病:某些代谢性疾病也可能累及淋巴结引起肿大,但相对较为少见。
特殊人群考虑
儿童:全身淋巴结多发肿大需优先考虑感染性疾病,如EB病毒感染等,同时要警惕恶性淋巴瘤等肿瘤性疾病,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概率相对较高,需密切关注伴随症状并及时进行相关检查。
老年人:更多需考虑肿瘤性疾病尤其是恶性淋巴瘤、实体肿瘤转移等情况,老年人机体免疫功能相对下降,肿瘤性疾病的发生风险相对增加,应注重全面的体格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以明确病因。
有基础病史人群:有感染病史、肿瘤病史等基础病史的人群出现全身淋巴结多发肿大时,需结合既往病史进一步排查相关病因,例如有肿瘤病史者要警惕肿瘤复发或转移导致的淋巴结肿大,有感染病史者要考虑感染未彻底控制或再次感染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