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瘤由成熟脂肪细胞构成起源皮下脂肪组织属良性肿瘤,好发肩背颈乳房腹部皮下等部位,多表现为皮下局限性肿块、质地柔软边界清可推动、生长缓慢体积小多无压迫,CT呈边界清晰低密度影、MRI高信号,体积小无症状可观察,大或有症状则手术切除;胶质瘤起源神经胶质细胞多为恶性,好发颅内等中枢神经系统部位,症状因部位而异有颅内压增高、神经功能缺损等表现,CT平扫为低或混杂密度、增强部分强化,MRIT1WI低或等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有强化,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放化疗等,儿童患胶质瘤手术需精准评估化疗考虑发育特点、脂肪瘤少见儿童大或有变化手术,老年人患胶质瘤需评估身体状况、脂肪瘤不影响生活可保守观察有异常再手术。
一、定义与起源
脂肪瘤是由成熟脂肪细胞构成的良性肿瘤,起源于皮下脂肪组织等;胶质瘤是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多为恶性,包括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等不同病理类型。
二、好发部位
脂肪瘤:常见于肩、背、颈、乳房和腹部皮下等部位,也可发生于深部软组织。
胶质瘤:好发于颅内,如大脑半球、脑干、小脑等部位,也有极少部分可发生在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其他部位。
三、临床表现
脂肪瘤:多表现为单个或多个皮下局限性肿块,一般质地柔软,边界清楚,可推动,通常无疼痛等不适症状,生长缓慢,体积较小的脂肪瘤对周围组织多无明显压迫。
胶质瘤:因肿瘤所在部位不同症状各异,常见颅内压增高表现,如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等;还可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若肿瘤位于运动区可导致偏瘫、肢体无力等,位于语言区可引起语言障碍,部分患者会出现癫痫发作等情况,病情会随肿瘤进展逐渐加重。
四、影像学特点
脂肪瘤:CT检查多表现为边界清晰的低密度影,CT值接近脂肪密度;MRI检查T1WI和T2WI上均呈高信号,脂肪抑制序列呈低信号。
胶质瘤:CT平扫可见颅内占位性病变,多为低或混杂密度,增强扫描时部分肿瘤会有强化表现;MRI检查T1WI多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可见不同程度的强化,如星形细胞瘤Ⅱ级以上多有明显强化等。
五、治疗方式
脂肪瘤:对于体积较小、无症状的脂肪瘤,可定期观察;若脂肪瘤较大,或出现压迫症状、影响美观等情况,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手术完整切除后复发几率低。
胶质瘤:治疗以手术为主,尽可能完整切除肿瘤,术后根据肿瘤病理类型、分级等情况辅助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低级别胶质瘤经规范治疗有一定治愈可能,高级别胶质瘤预后相对较差,但通过综合治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六、特殊人群考虑
儿童:儿童患胶质瘤时,因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手术需更精准评估手术风险及对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化疗药物选择需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避免影响正常发育;儿童脂肪瘤相对少见,若儿童出现皮下肿块,也需评估肿块性质,较小无症状的脂肪瘤可观察,较大或有变化的脂肪瘤需考虑手术切除。
老年人:老年人患胶质瘤时,需综合评估身体状况,如心肺功能等,手术及放化疗耐受性可能相对较差;老年人脂肪瘤若不影响生活一般可保守观察,若有异常变化再考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