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手术修复包括保证不同年龄段充足睡眠以利眼部肌肤修复、遵循“20-20-20”原则调整用眼习惯、选含有效成分眼霜早晚按摩眼部,还可采用专业手法按摩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按摩分年龄段调整力度;手术修复中内切法针对皮肤弹性好且眶隔脂肪膨出者、外部无切口恢复较快但对医生操作要求高,外切法适用于有下眼睑皮肤松弛皱纹者、需切松弛皮肤恢复稍长且瘢痕体质不宜。
一、非手术修复方式
1.日常护理维护
睡眠管理:充足睡眠对眼袋修复至关重要,成年人应保证每晚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睡眠不足会影响眼部血液循环及肌肤代谢,进而加重眼袋状况,不同年龄段人群均需遵循此原则,儿童睡眠时长要求更高,一般幼儿需12~14小时,学龄前儿童11~13小时,学龄儿童10小时左右,充足睡眠是眼部肌肤自我修复的基础保障。
用眼习惯调整: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使用电子设备时遵循“20-20-20”原则,即每使用20分钟电子设备,远眺至少20英尺(约6米)外的物体20秒。长期过度用眼会使眼部疲劳加剧,眼轮匝肌和眶隔功能紊乱,加重眼袋形成,不同用眼强度人群需据此调整用眼时长,从事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工作的人群更应严格执行。
眼部肌肤护理:选择含玻尿酸、维生素C等有效成分的眼霜,每天早晚轻柔涂抹并按摩眼部周围肌肤,按摩时从内眼角向外眼角方向轻轻打圈。年龄增长、紫外线照射等因素会导致眼部肌肤胶原蛋白流失、弹性下降,使用合适护肤品可帮助维持眼部肌肤状态,不同肤质人群可选择适配的眼霜,干性肤质人群可侧重选择滋润型眼霜。
2.按摩推拿促进
采用专业眼部按摩手法,如用无名指指腹从内眼角开始,沿眼周轻轻按摩至外眼角,反复进行数遍。按摩能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周肌肉紧张,减轻眼袋。不同年龄段人群按摩力度需差异化,年轻人眼部肌肤弹性较好,按摩力度可稍大些,以促进血液循环;中老年人群眼部肌肤松弛,按摩力度宜轻柔,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肌肤损伤。
二、手术修复方式
1.内切法眼袋修复
适用人群:主要针对皮肤弹性较好、眼袋成因以眶隔脂肪膨出为主的人群。手术通过结膜内做微小切口,精准去除多余眶隔脂肪。其优势在于外部无切口,术后恢复相对较快,一般3~5天肿胀可明显减轻,1周左右基本消肿。但该手术对医生操作技巧要求极高,需精准把握脂肪去除量,若去除过多可能导致下眼睑凹陷,去除过少则眼袋矫正不彻底。有眼部手术史、眼部存在感染性疾病等病史的人群在考虑内切法时需谨慎评估,此类人群眼部组织可能存在粘连等复杂情况,增加手术风险。
2.外切法眼袋修复
适用人群:适用于伴有下眼睑皮肤松弛、皱纹的人群。手术不仅要去除多余眶隔脂肪,还需切除松弛的下眼睑皮肤,同时可对眼部肌肤进行提升。术后会留有切口,一般5~7天拆线,术后1个月左右切口逐渐淡化。外切法创伤相对内切法稍大,恢复时间略长,中老年人因皮肤松弛明显更常选择此方法。但术后需严格遵循医嘱护理,如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以防感染等。有瘢痕体质的人群应避免选择外切法,因其术后瘢痕增生风险较高,瘢痕体质人群的皮肤损伤后愈合过程中易形成明显瘢痕,影响外观及眼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