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息肉手术前需完善检查评估及患者准备并选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手术方式有适合小息肉的摘除术和大息肉的电切术,术后要保持外阴清洁、观察阴道出血、送息肉组织病理检查,需注意复发随访及妊娠期、老年、年轻有生育需求等特殊人群情况,术后要休息、加强营养、保持心情舒畅。
一、手术前准备
1.检查评估:需完善妇科检查,了解息肉大小、位置等情况,同时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传染病筛查(如乙肝、梅毒、艾滋病等)及白带常规等检查,以全面评估患者身体状况,排除手术禁忌证,如凝血功能异常、急性生殖道炎症等不宜立即手术。一般手术选择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此时宫颈局部环境相对稳定,利于手术操作及术后恢复。
2.患者准备:手术前需告知患者手术流程、可能存在的风险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知情同意。患者需保持外阴清洁,手术前避免性生活,按医嘱做好肠道及阴道准备(如必要时的清洁灌肠、阴道冲洗等)。
二、手术方式
1.息肉摘除术:适用于体积较小、蒂部较细的子宫颈息肉。操作时用血管钳夹住息肉蒂部,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将息肉完整取下,术后用纱布压迫止血或局部应用止血药物。该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对宫颈组织损伤较小。
2.电切术:对于体积较大、蒂部较宽或基底较深的子宫颈息肉,可采用电切术。利用电切环切除息肉组织,同时通过电凝作用封闭血管,达到止血目的。电切术能更彻底地切除息肉,但需注意避免过度电切导致宫颈损伤过度影响宫颈功能。
三、术后护理
1.局部护理:术后需保持外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勤换内裤,避免盆浴及性生活,一般建议术后1个月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防止病原体侵入引起感染。
2.阴道出血观察:术后阴道可能有少量出血,一般不超过月经量,若出血较多(多于月经量)或出血时间过长(超过1周),需及时复诊,排查是否存在创面出血等异常情况。
3.病理检查:取下的息肉组织需送病理检查,明确息肉性质,若为恶性病变需进一步处理。
四、注意事项
1.复发及随访:子宫颈息肉存在一定复发可能,尤其是有慢性炎症刺激等因素者,需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一般建议术后3~6个月复查一次,以便及时发现复发情况并处理。
2.特殊人群考量:
妊娠期患者:若妊娠期发现子宫颈息肉,需谨慎评估手术风险,一般无症状的小息肉可暂不处理,密切观察;若息肉较大影响分娩或出现明显出血等情况,需在充分评估后选择合适时机手术,手术操作需轻柔,避免引起流产或早产。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合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术前需积极控制基础病,使血压、血糖等指标控制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以降低手术风险;术后需加强观察,注意有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年轻有生育需求患者:手术时应尽量减少对宫颈组织的损伤,避免术后宫颈粘连、狭窄等情况影响日后受孕,术后受孕过程中需密切产检,关注宫颈情况对妊娠的影响。
五、术后康复与生活方式调整
术后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一般休息1~2周。饮食上需加强营养,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鸡蛋、新鲜蔬菜水果等,促进身体恢复。同时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紧张情绪,有利于机体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