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炎症性伴局部红肿胀热多因附近组织感染,肿瘤转移无痛质地硬可粘连,感染性者大小质地随感染变化且不同年龄表现有别;脂肪瘤为皮下单发或多发边界清质地软分叶状无疼痛生长慢好发于肩背颈乳房腹部等部位;超声下淋巴结皮质增厚髓质变形血流增多肿瘤转移形态不规则,脂肪瘤呈均匀低回声团块有完整包膜,CT上淋巴结为软组织密度影,脂肪瘤为接近脂肪密度的低密度影;淋巴结病理可发现肿瘤细胞浸润等特征,脂肪瘤由成熟脂肪细胞组成;儿童淋巴结肿大多与感染相关且脂肪瘤少见,老年人淋巴结肿大需警惕恶性肿瘤转移,女性乳腺周围淋巴结需注意与乳腺疾病关系且乳房肿物要区分淋巴结和脂肪瘤。
一、临床表现差异
1.淋巴结:炎症性淋巴结常伴局部红、肿、热、痛,多因附近组织感染引起;肿瘤转移导致的淋巴结肿大通常无痛,质地硬,可与周围组织粘连;感染性疾病引发的淋巴结肿大,大小、质地随感染控制有变化趋势,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差异,儿童淋巴结肿大可能更易因病毒感染出现,老年人需警惕恶性肿瘤转移导致的淋巴结异常。
2.脂肪瘤:多为单发或多发皮下肿块,边界清晰,质地柔软,呈分叶状,一般无疼痛等不适症状,生长缓慢,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好发于肩、背、颈、乳房和腹部等部位,性别差异不显著,通常与生活方式关联不紧密,但体型肥胖者相对更易出现脂肪瘤。
二、影像学检查特点
1.超声检查:
淋巴结:超声下可见淋巴结皮质增厚,髓质结构消失或变形,血流信号可能增多,不同病因导致的淋巴结超声表现有差异,感染性淋巴结超声可能显示皮质增厚伴回声改变,肿瘤转移淋巴结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等。
脂肪瘤:超声表现为均匀的低回声团块,有完整包膜,内部回声均匀,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可通过超声初步判断肿物性质及与周围组织关系。
2.其他影像学检查:CT检查中,淋巴结可能显示为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密度影,边界可清或不清,而脂肪瘤在CT上表现为低密度影,CT值接近脂肪密度,有助于与淋巴结鉴别。
三、病理检查金标准
1.淋巴结病理:通过穿刺或切除活检获取组织,镜下可见淋巴细胞、免疫细胞等组成,若为肿瘤转移淋巴结,可发现肿瘤细胞浸润等病理特征,不同疾病导致的淋巴结病理改变有特异性表现,如结核性淋巴结炎可见干酪样坏死等病理改变。
2.脂肪瘤病理:病理切片镜下为成熟脂肪细胞组成,细胞形态正常,包膜完整,据此可明确诊断为脂肪瘤,与淋巴结的病理成分有本质区别。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淋巴结肿大多与感染相关,需关注有无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等前驱症状,而脂肪瘤在儿童中相对少见,若发现皮下肿块,需结合超声等检查综合判断;儿童进行有创检查时需特别注意操作规范,减少对儿童的损伤。
2.老年人:老年人出现淋巴结肿大时,要高度警惕恶性肿瘤转移可能,需全面排查身体其他部位是否存在肿瘤病灶,而老年人脂肪瘤一般多为良性,但也需通过病理明确诊断,同时老年人身体机能减退,检查及治疗需充分考虑其耐受情况。
3.女性:女性乳腺周围淋巴结需注意与乳腺疾病的关系,而脂肪瘤发生部位无明显性别特异性,但乳房部位的肿物需区分是淋巴结还是脂肪瘤,检查时要兼顾女性生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