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病原体感染(性传播病原体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内源性病原体如阴道菌群失调)、机械性刺激或损伤(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性生活刺激)以及其他因素(卫生习惯不良,激素水平变化)。性活跃年轻女性、有不洁性行为史、滥用抗生素、卫生习惯不佳及处于特殊时期的女性易患宫颈炎,不同因素通过不同方式引发宫颈炎症及相关症状、风险。
一、病原体感染
1.性传播病原体:
淋病奈瑟菌是导致宫颈炎的常见性传播病原体之一。性活跃的年轻女性,尤其是有多个性伴侣或无保护性行为的人群,更容易感染淋病奈瑟菌。淋病奈瑟菌主要侵犯宫颈管柱状上皮,引起炎症反应。例如,相关研究表明,在性传播疾病门诊中,相当比例的宫颈炎患者是由淋病奈瑟菌感染所致,其通过性接触传播,病原体侵入宫颈后,引发局部的中性粒细胞浸润等炎症表现。
沙眼衣原体也是常见的性传播引起宫颈炎的病原体。它主要感染宫颈的柱状上皮细胞,可导致宫颈黏膜的炎症,引发宫颈分泌物增多、宫颈充血等症状。对于有不洁性行为史的女性,沙眼衣原体感染引发宫颈炎的风险较高,且其感染往往没有明显的特异性症状,容易被忽视。
2.内源性病原体:
部分宫颈炎由阴道内的菌群失调引起,如乳酸杆菌减少,而加德纳菌、厌氧菌等增多。正常阴道内以乳酸杆菌为主,维持阴道的酸性环境,抑制其他病原体生长。当女性机体抵抗力下降,或者长期使用抗生素等情况,会破坏阴道内的菌群平衡,导致条件致病菌如加德纳菌等大量繁殖,引发宫颈炎。例如,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的女性,阴道内正常菌群被抑制,容易出现内源性病原体引起的宫颈炎,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异常、有异味等。
二、机械性刺激或损伤
1.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
分娩过程中,胎儿通过产道可能会造成宫颈黏膜的损伤,使得病原体容易侵入。无论是自然分娩还是剖宫产术后的恢复过程中,如果宫颈受到损伤,都增加了宫颈炎的发生风险。流产手术,如人工流产,会对宫颈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手术操作可能将外界病原体带入宫颈,引发炎症。另外,宫颈局部的手术,如宫颈活检、宫颈息肉摘除等手术,若术后护理不当,也容易导致病原体感染宫颈,引起宫颈炎。
2.性生活刺激:
过于频繁的性生活、多个性伴侣等因素,会对宫颈造成机械性刺激。频繁的性生活使宫颈处于反复的摩擦状态,容易损伤宫颈黏膜,为病原体的入侵创造条件。例如,有多个性伴侣的女性,其宫颈炎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因为性伴侣的增多增加了病原体传播的机会,同时频繁的性生活刺激宫颈,破坏了宫颈的防御机制。
三、其他因素
1.卫生习惯不良:
不注意外阴清洁,阴道内病原体容易滋生。例如,长时间不更换卫生巾、内裤,或者使用不洁净的卫生用品等,都可能导致病原体在阴道内繁殖,进而上行感染宫颈引起宫颈炎。尤其是青春期女性,若卫生习惯不佳,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引发宫颈炎。
2.激素水平变化:
雌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宫颈黏膜的状态。例如,在月经期、妊娠期等特殊时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波动较大,宫颈黏膜对病原体的抵抗力可能下降。妊娠期女性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宫颈柱状上皮外移,宫颈局部的抵抗力相对降低,更容易发生宫颈炎。而且,在妊娠期发生宫颈炎可能会对妊娠过程产生一定影响,如增加胎膜早破、早产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