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肿良恶性可从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特征、肿瘤标志物检测及病理组织学检查来区分。良性者生长缓慢、多无症状,超声等示边界清、回声均匀等,标志物轻度升高,病理细胞规则;恶性者生长快,有腹痛、出血等症状,超声等见囊壁厚、有实性成分等,标志物明显升高,病理细胞异型、核分裂多。区分时需综合年龄、性别等多因素。
一、临床表现方面
1.良性卵巢囊肿:通常生长速度较为缓慢,患者多无明显症状,往往是在妇科检查或超声等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部分较大的良性囊肿可能会引起腹部胀满感,但一般不伴有疼痛等严重不适,对月经周期和月经量通常影响不大。例如,浆液性囊腺瘤等常见良性囊肿,多数患者无特殊临床表现。
2.恶性卵巢囊肿:生长速度相对较快,患者可能会出现腹部持续性隐痛或胀痛,且疼痛程度可能逐渐加重。还可能伴有不规则阴道出血,尤其是绝经后女性出现阴道出血更需警惕恶性可能。另外,恶性囊肿还可能导致体重短期内明显下降、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对月经周期的影响也较为复杂,可能出现月经紊乱等情况。
二、影像学检查特征
1.超声检查
良性卵巢囊肿:超声下多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囊性回声,囊壁较薄,内部透声好,囊内分隔较少且薄,囊肿形态规则,通常为单房性。例如,卵巢巧克力囊肿在超声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无回声区,周围有粘连时边界可能稍欠清晰,但内部回声有其特点。
恶性卵巢囊肿:超声下可见囊壁增厚且不均匀,囊内有实性成分,分隔增多且厚,囊肿形态多不规则,常为多房性,还可能发现腹水等表现。比如,卵巢浆液性囊腺癌超声表现为囊实性肿块,囊壁有乳头状突起等。
2.CT及MRI检查
良性卵巢囊肿:CT或MRI上显示囊肿的密度或信号均匀,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增强扫描时囊壁无明显强化。
恶性卵巢囊肿:CT或MRI可见肿瘤组织有明显强化,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边界不清,还可发现盆腔内淋巴结转移等情况。
三、肿瘤标志物检测
1.良性卵巢囊肿:肿瘤标志物一般无明显异常升高,如CA125等标志物,在良性卵巢囊肿时可能轻度升高,但通常升高幅度较小,一般小于35U/mL。
2.恶性卵巢囊肿: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如CA125可能会明显升高,往往大于35U/mL,且动态观察有持续升高趋势;另外,甲胎蛋白(AFP)对卵巢内胚窦瘤有特异性诊断价值,若AFP显著升高需考虑恶性可能;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升高可见于卵巢绒癌等恶性肿瘤。
四、病理组织学检查
1.良性卵巢囊肿:通过手术或穿刺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见囊肿由良性上皮或间质组织构成,细胞形态规则,无异型性,核分裂象少见。例如,卵巢黏液性囊腺瘤病理表现为囊壁被覆单层高柱状黏液上皮,细胞无异型性。
2.恶性卵巢囊肿:病理检查可见肿瘤细胞形态不规则,有明显异型性,核分裂象多见,常浸润周围组织,可发现癌细胞的转移等情况。如卵巢未分化癌病理下可见大量未分化的癌细胞,细胞形态多样,排列紊乱。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在区分卵巢囊肿良恶性时需综合考虑上述多方面因素。例如,年轻女性出现卵巢囊肿时,良性的可能性相对较大,但仍需结合各项检查综合判断;绝经后女性发现卵巢囊肿则恶性风险相对更高。有长期妇科疾病史或家族中有卵巢癌家族史的人群,在区分良恶性时更要谨慎,需进行更全面细致的检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