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有特定腹痛特点,起始于上腹部或脐周后数小时转移并固定右下腹;伴随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等和全身症状如乏力、发热等;体征检查有右下腹压痛、反跳痛等多种试验;辅助检查有血常规、腹部超声、CT等初步提示,需高度怀疑时及时就医,以防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
一、腹痛特点
1.起始部位:典型阑尾炎起始于上腹部或脐周,这是因为阑尾的神经传导最初与内脏神经相关,定位不精准。不同年龄段人群起始腹痛部位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可能起始腹痛位置相对不典型,但多与阑尾相关区域有关;老年人由于感觉迟钝,起始腹痛可能较隐匿。
2.转移过程:数小时(6-8小时)后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这是阑尾炎的重要特征性表现。这是因为阑尾炎症刺激壁层腹膜,疼痛定位逐渐明确。对于女性,需注意与妇科疾病鉴别,如右侧输卵管异位妊娠等,其腹痛转移过程与阑尾炎不同。
二、伴随症状
1.胃肠道症状:早期可出现恶心、呕吐,发生率较高。这是由于阑尾炎症刺激胃肠道反射引起。部分患者还可能有食欲减退情况。对于儿童,胃肠道症状可能更为明显,需警惕脱水等情况;老年人胃肠道功能本身较弱,胃肠道症状可能被其他基础疾病掩盖。
2.全身症状:初期可伴有乏力,炎症较重时出现发热,体温多在38℃左右,如阑尾化脓、坏疽或穿孔时体温可更高,可达39℃-40℃。发热是机体对炎症的应激反应。对于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发热表现可能不典型,需密切监测;老年人免疫功能相对低下,发热可能不明显,但感染风险更高。
三、体征检查
1.右下腹压痛:是阑尾炎最常见的重要体征,压痛点通常位于麦氏点(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不同人群麦氏点压痛可能有差异,儿童麦氏点位置相对较高且不固定,老年人由于肥胖等因素,压痛可能不明显,但仍需仔细触摸寻找压痛点。
2.反跳痛:炎症累及壁层腹膜时出现反跳痛,即按压右下腹后突然抬手时疼痛加剧。这是腹膜刺激征的表现之一。对于孕妇,进行反跳痛检查时要轻柔,避免对子宫造成刺激。
3.结肠充气试验:按压左下腹并突然松手,若引起右下腹疼痛为阳性,提示阑尾有炎症。该试验是辅助诊断方法。
4.腰大肌试验:患者左侧卧位,右下肢向后过伸,若引起右下腹疼痛为阳性,提示阑尾位于腰大肌前方,多见于盲肠后位阑尾炎。
5.闭孔内肌试验:患者仰卧位,右髋和右膝均屈曲90°,然后被动向内旋转,若引起右下腹疼痛为阳性,提示阑尾靠近闭孔内肌。
四、辅助检查初步提示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通常升高,白细胞计数多在(10-20)×10/L之间,中性粒细胞比例可>70%。但对于儿童、老年人及免疫功能低下者,血常规表现可能不典型,儿童白细胞升高可能不明显,老年人白细胞升高可能被基础疾病掩盖。
2.腹部超声:可发现肿大的阑尾或阑尾周围脓肿等,对于妊娠女性、儿童等特殊人群,超声是相对安全的检查方法,能较好显示阑尾情况。
3.CT检查:对于诊断不明确的阑尾炎,CT检查可更清晰显示阑尾形态、周围组织情况等,但CT有一定辐射,需权衡利弊,尤其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要谨慎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自己判断阑尾炎只能作为初步筛查,一旦高度怀疑阑尾炎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综合诊断和治疗,因为阑尾炎可能会出现穿孔、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延误治疗会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