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的诊断包括病史与症状标准、妇科检查标准和辅助检查标准。既往有盆腔炎病史,有下腹部坠胀疼痛等典型症状;妇科检查子宫常后位、活动受限,附件区有增厚增粗或炎性包块且双侧附件区有明显压痛;辅助检查B超可见盆腔炎性渗出等,诊断困难时可考虑腹腔镜检查见盆腔炎性表现
一、病史与症状标准
1.既往盆腔炎病史:患者既往有过盆腔炎发作史,比如曾经有急性盆腔炎未得到彻底治疗而迁延为慢性盆腔炎,或者有多次不洁性生活史、宫腔操作史等可能导致盆腔炎发生的情况。这是慢性盆腔炎诊断的重要背景信息,因为这些因素往往与慢性盆腔炎的发生密切相关,很多慢性盆腔炎患者都能追溯到相关的病史线索。对于有过宫腔手术史的女性,如人工流产、放置或取出宫内节育器等,由于手术过程中可能导致细菌侵入盆腔,增加了慢性盆腔炎的发病风险。
2.典型症状表现:慢性盆腔炎患者通常会有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这种疼痛往往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月经紊乱,如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月经量增多或减少等情况。另外,有的患者可能会有白带增多的现象,白带的性状可能会发生改变,比如变得黏稠、有异味等。这是因为盆腔长期处于炎症状态,影响了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一系列症状的出现。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女性,症状的表现可能会有所差异,年轻女性可能更关注月经紊乱对生育的影响,而围绝经期女性可能更在意症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二、妇科检查标准
1.子宫及附件触诊情况:妇科检查时可发现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如果存在粘连,子宫可能固定不移。附件区可触及增厚、增粗的输卵管,或者可触及炎性包块,如输卵管卵巢囊肿等。当触及增厚的输卵管时,可感觉到条索状的结构,并且有压痛。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子宫及附件的这种改变可能会影响输卵管的通畅性,进而影响受孕。而对于已经绝经的女性,由于生殖系统的萎缩,妇科检查的表现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同样需要关注附件区是否有异常的触诊表现。
2.压痛部位:在下腹部双侧附件区有明显的压痛,有时可伴有子宫压痛。压痛是慢性盆腔炎在妇科检查中的重要体征之一,这是因为盆腔内的炎症刺激导致局部组织充血、水肿,所以在触诊时会出现明显的压痛。不同患者的压痛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一些病情较重的患者压痛会比较明显,而病情较轻的患者压痛可能相对较轻。
三、辅助检查标准
1.B超检查:B超检查可发现盆腔内有炎性渗出、增厚的输卵管、输卵管卵巢囊肿等情况。例如,可见输卵管增粗呈条索状,或者附件区有囊性或混合性包块。B超检查是一种无创且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能够直观地显示盆腔内的组织结构变化。对于肥胖患者,B超检查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但可以通过调整检查方法或结合其他检查来辅助诊断。通过B超检查可以初步判断盆腔内炎症的范围和程度,为诊断慢性盆腔炎提供重要的依据。
2.腹腔镜检查:对于诊断困难的患者可考虑行腹腔镜检查,可见盆腔内有粘连、充血、水肿等炎性表现。腹腔镜检查是一种有创的检查方法,但对于一些通过病史、症状和常规妇科检查难以明确诊断的患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它可以直接观察盆腔内的病变情况,并且在必要时还可以同时进行一些治疗操作。不过,腹腔镜检查也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严格掌握。例如,对于患有严重心肺疾病、腹腔广泛粘连等情况的患者,可能不适合进行腹腔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