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炎是子宫颈因病原体感染等多种原因引发的炎症,有症状时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异常、接触性出血等,需通过妇科检查及分泌物病原体检测诊断;宫颈糜烂是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生理现象,多由体内雌激素水平变化引起,一般无症状,少数有接触性出血,需通过妇科检查、宫颈细胞学及HPV检测诊断,且两者可同时存在,临床需准确区分。
一、宫颈炎与宫颈糜烂的概念区分
宫颈炎是指子宫颈发生的炎症,包括宫颈阴道部炎症及宫颈管黏膜炎症,多由病原体感染引起,也可由化学物质刺激、机械性刺激或损伤、阴道菌群紊乱等原因导致。而宫颈糜烂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生理现象。过去常将宫颈柱状上皮异位误认为是病理改变的“宫颈糜烂”,实际上,当宫颈管内的柱状上皮外移到宫颈表面时,由于柱状上皮较薄,下方间质透出,呈现出红色颗粒样的外观,看似“糜烂”,但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变化,在青春期、生育年龄女性雌激素分泌旺盛、口服避孕药或妊娠期等情况下,柱状上皮会更明显地外移,使宫颈外观呈糜烂样改变。
二、两者的不同点
(一)病因方面
1.宫颈炎:病原体感染是主要病因,常见的病原体有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此外,阴道菌群紊乱、卫生不良、机械性刺激(如性生活过于频繁、多个性伴侣等)也可引发宫颈炎。例如,有多个性伴侣的女性,感染性传播疾病的风险增加,从而更容易患上宫颈炎。
2.宫颈糜烂(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主要与体内雌激素水平变化有关。青春期女性由于雌激素分泌旺盛,会导致宫颈柱状上皮外移,出现类似糜烂的外观;妊娠期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也会使宫颈柱状上皮外移更明显;口服避孕药的女性,药物中的雌激素成分也可能影响宫颈柱状上皮的状态。
(二)临床表现方面
1.宫颈炎: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黏液脓性,阴道分泌物刺激可引起外阴瘙痒及灼热感。此外,可出现经间期出血、性交后出血等症状。若合并尿路感染,可出现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例如,急性宫颈炎患者可能会突然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且性状异常,同时伴有下腹部疼痛等不适。
2.宫颈糜烂(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一般无明显症状,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接触性出血,多在性生活或妇科检查后出现少量阴道出血。但这种接触性出血通常量较少,可自行停止。
(三)诊断方面
1.宫颈炎:医生会通过妇科检查观察宫颈的外观,同时取阴道分泌物进行病原体检测,如淋病奈瑟菌涂片检查、沙眼衣原体核酸检测等,以明确是否存在病原体感染及感染的类型。例如,在进行淋病奈瑟菌检测时,可通过宫颈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等方法查找淋病奈瑟菌。
2.宫颈糜烂(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主要通过妇科检查进行诊断,医生肉眼观察宫颈外观即可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柱状上皮异位。同时,为了排除宫颈病变,还需要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如TCT)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以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
三、两者的相同点
宫颈炎和宫颈糜烂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同时存在。例如,患有宫颈炎的女性,由于炎症的刺激,可能会导致宫颈局部的抵抗力下降,使得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情况更容易发生;而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女性,宫颈局部的防御屏障相对较弱,也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而引发宫颈炎。
总之,宫颈炎和宫颈糜烂不是一回事,宫颈糜烂大多是生理现象,而宫颈炎是炎症性疾病,在临床诊断和处理中需要准确区分两者,以便采取恰当的措施进行处理。对于有相关症状的女性,应及时就医,进行规范的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