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需详细采集受术者既往病史、用药史等进行病史采集,检查乳房形态等身体状况及全身一般状况,与受术者沟通进行心理评估,手术根据情况选麻醉方式,按受术者乳房条件等选乳晕边缘、乳房下皱襞或腋窝切口,假体植入分乳腺后间隙和胸大肌后间隙,术后要护理伤口保持清洁干燥、限制上肢剧烈活动、按医嘱佩戴合适胸罩塑形并密切观察乳房恢复情况及特殊人群相关状况。
一、术前评估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受术者的既往病史,包括是否有乳房相关疾病、重要脏器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等)、过敏史、手术史等。例如,若受术者有凝血功能障碍,可能增加手术出血风险;若有乳房感染病史,则不适合立即进行假体隆胸手术。同时了解用药史,某些药物可能影响手术安全或术后恢复。
2.身体检查:检查乳房形态、皮肤状况、乳腺组织情况等,评估乳房基础条件。测量乳房大小、皮肤弹性等指标,以确定合适的假体尺寸和手术方式。还需进行全身一般状况检查,确保受术者能耐受手术。
3.心理评估:与受术者充分沟通,了解其手术期望,评估心理状态,排除有不切实际期望或存在严重心理障碍的受术者,因为假体隆胸手术效果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需确保受术者对手术有合理预期。
二、手术操作
1.麻醉选择:根据受术者情况和手术方式选择麻醉方式,常见有局部浸润麻醉加静脉镇静麻醉或全身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加静脉镇静麻醉适用于多数情况,能在保证受术者舒适的同时进行手术操作;全身麻醉则在受术者对疼痛耐受差或手术时间较长时选用。
2.切口选择
乳晕边缘切口:位于乳晕与皮肤交界处,瘢痕较隐蔽,适用于乳房较小、需要轻度增大的受术者,但剥离腔隙范围相对有限。
乳房下皱襞切口:在乳房下方自然皱襞处,瘢痕较易隐藏,可提供较宽敞的操作空间,适用于多种乳房基础的受术者。
腋窝切口:位于腋窝皱襞处,瘢痕隐蔽性好,对乳房外观影响小,但剥离腔隙路径较长,操作相对复杂。需根据受术者乳房条件、个人偏好等选择合适切口。
3.假体植入层次
乳腺后间隙植入:将假体置于乳腺组织下方,优点是对胸大肌影响小,术后乳房外观较自然,手感相对柔软,但要求受术者有一定厚度的乳腺组织,若乳腺组织较薄则可能影响效果。
胸大肌后间隙植入:将假体置于胸大肌深面,适用于乳腺组织较薄的受术者,植入后假体被胸大肌覆盖,外观和手感更接近自然乳房,且相对更不易发生假体移位,但手术中剥离腔隙难度相对较大。手术中需精确剥离腔隙,保证大小合适,使假体植入后位置对称、稳定。
三、术后注意事项
1.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按照医生要求定期换药,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一般术后数天内需注意避免伤口沾水,防止感染发生。
2.活动限制:术后短期内避免上肢剧烈活动,如过度上举、大幅度旋转等,防止假体移位。通常建议术后1-2周内减少上肢活动,待伤口初步愈合、假体位置相对稳定后再逐渐恢复正常活动。
3.佩戴胸罩:按照医嘱佩戴合适的胸罩进行塑形,胸罩需具有良好的支撑性,帮助维持假体位置,促进乳房恢复形态,一般需佩戴数周甚至数月。
4.术后观察:密切观察乳房恢复情况,如有无疼痛加剧、乳房红肿范围扩大、发热等异常表现,若出现上述情况需及时就医。对于特殊人群,如患有基础疾病的受术者,需更频繁监测术后恢复状况,确保基础疾病不受手术影响加重;年轻受术者要关注其心理状态变化,因术后外观变化可能对其心理产生影响;妊娠期、哺乳期女性一般不建议行假体隆胸术,若已行手术需告知其可能对哺乳产生的影响及特殊时期假体安全性问题,产后需谨慎评估是否继续保留假体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