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腹膜炎症状
盆腔腹膜炎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全身不适,局部症状包括下腹部疼痛(持续钝痛或胀痛,可伴腰骶部酸痛)、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盆腔刺激症状(尿频、尿急、里急后重),体征有腹部检查的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女性患者妇科检查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宫颈举痛、子宫及双侧附件区压痛等表现,不同年龄段患者表现有差异。
一、全身症状
1.发热情况:盆腔腹膜炎患者一般会有发热表现,病情较轻时可能为低热,体温在37.5-38℃左右;病情较重时则可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40℃甚至更高。这是因为炎症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引发一系列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例如,有研究表明,在盆腔腹膜炎急性发作期,约70%-80%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症状。
2.全身不适:患者还可能伴有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全身不适症状。由于炎症消耗机体能量以及毒素吸收等因素,会使患者感觉身体虚弱,活动耐力下降。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食欲减退等;而老年患者可能会更加明显地感到周身不适,影响日常生活和睡眠。
二、局部症状
1.腹痛表现
疼痛部位:主要集中在下腹部,疼痛程度因人而异。一般为持续性的钝痛或胀痛,疼痛可因活动、性交等因素而加重。例如,患者在行走、站立或者进行性生活后,下腹部疼痛会明显加剧。
疼痛性质:炎症刺激盆腔内的神经组织,导致疼痛感觉。部分患者可能还会伴有腰骶部的酸痛,这是因为盆腔与腰骶部的神经有一定关联,炎症蔓延可波及腰骶部神经。对于女性患者,尤其是有生育史或妇科手术史的人群,盆腔腹膜炎引起的腹痛可能会更频繁或程度更重,因为既往的手术等因素可能导致盆腔组织粘连,进一步加重炎症刺激的反应。
2.消化道症状: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这是由于盆腔炎症刺激周围的腹膜,反射性地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炎症产生的毒素吸收也可能影响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儿童患者如果出现盆腔腹膜炎,消化道症状可能更为突出,因为儿童的胃肠道对炎症等刺激的反应相对更敏感,可能会频繁呕吐,进而导致脱水等并发症,需要特别关注。
3.盆腔刺激症状:炎症刺激盆腔腹膜,可出现尿频、尿急等膀胱刺激症状,以及里急后重等直肠刺激症状。尿频是因为炎症累及膀胱周围组织,刺激膀胱产生尿意;里急后重则是由于炎症刺激直肠,导致肛门有坠胀感,总是有排便的欲望但又排不尽。对于老年女性患者,由于可能同时存在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的退行性改变,盆腔腹膜炎引起的盆腔刺激症状可能会对其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三、体征表现
1.腹部体征:腹部检查时可发现下腹部有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压痛是指用手按压下腹部时患者感到疼痛,反跳痛是在按压后突然松手时患者疼痛加剧,肌紧张则是腹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这些体征是盆腔腹膜炎较为典型的局部体征表现,提示盆腔内存在明显的炎症反应。不同年龄段的患者,腹部体征的表现可能会有所差异。例如,儿童患者由于腹部肌肉相对薄弱,肌紧张的表现可能不如成人明显,但压痛和反跳痛往往比较敏感;而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反应相对迟钝,腹部体征可能不典型,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2.妇科检查体征(女性患者):进行妇科检查时,可发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宫颈举痛明显,子宫及双侧附件区有明显压痛。如果是慢性盆腔腹膜炎,还可能触及盆腔内有增厚的组织、包块等。对于有性生活史的女性患者,尤其是未育女性,妇科检查的这些体征对于明确诊断盆腔腹膜炎非常重要。同时,需要考虑到女性不同生理周期对妇科检查体征的影响,例如在月经期进行妇科检查时,体征可能会有所变化,需要在非经期进行更准确的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