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瘙痒的相关内容包括病因、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病因分局部和全身,局部有特殊感染(如霉菌性、滴虫性阴道炎,阴虱、疥疮等)、慢性外阴营养不良、药物过敏或化学品刺激、不良卫生习惯、其他皮肤病变;全身有糖尿病、黄疸等慢性病、妊娠期和经前期外阴充血、不明原因等。治疗有一般治疗(注意经期卫生、保持外阴干爽等)、病因治疗(针对不同病因用相应药物,如滴虫性阴道炎用甲硝唑,霉菌性阴道炎用克霉唑等)、对症治疗(严重时口服抗组胺药或局部涂止痒药)。特殊人群中,孕妇用药要谨慎需及时就医;儿童注意外阴清洁,避免用刺激清洁剂,怀疑蛲虫感染注意卫生,用药遵医嘱;老年人可涂润肤剂缓解皮肤干燥,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一、明确病因
1.局部原因
特殊感染:霉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是引起外阴瘙痒最常见的原因。此外,阴虱、疥疮也可导致瘙痒。例如,滴虫性阴道炎患者白带增多且呈泡沫状,可引发外阴瘙痒。
慢性外阴营养不良:以奇痒为主要症状,伴有外阴皮肤发白。
药物过敏或化学品刺激:使用肥皂、避孕套、新洁尔灭等可因直接刺激或过敏而引起接触性或过敏性皮炎,出现外阴瘙痒症状。
不良卫生习惯:不注意外阴局部清洁,皮脂、汗液、月经、阴道内分泌物长期刺激,或尿、粪浸渍,可引起外阴瘙痒。
其他皮肤病变:擦伤、寻常疣、疱疹、湿疹、肿瘤等也可引起外阴瘙痒。
2.全身性原因
糖尿病:糖尿对外阴皮肤的刺激,特别是伴发霉菌性外阴炎时,外阴瘙痒特别严重。
黄疸:维生素A、B缺乏,贫血、白血病等慢性病患者出现外阴瘙痒时,常为全身瘙痒的一部分。
妊娠期和经前期外阴部充血:偶可导致外阴瘙痒不适。
不明原因外阴瘙痒:部分患者外阴瘙痒十分严重,但找不到明显的全身或局部原因,目前认为可能与精神或心理方面因素有关。
二、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注意经期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切忌搔抓。
不要用热水洗烫,忌用肥皂。有感染时可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但严禁局部擦洗。
衣着特别是内裤要宽松透气,以棉质为佳。
避免饮酒及食用辛辣、过敏食物。
2.病因治疗
若为滴虫性阴道炎,可使用甲硝唑等药物治疗。
霉菌性阴道炎则常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等。
阴虱引起的瘙痒,需剃除阴毛,使用百部酊等药物。
糖尿病患者需积极控制血糖,血糖控制后外阴瘙痒症状可能缓解。
3.对症治疗
瘙痒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和休息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等,也可局部涂抹止痒药物,如氢化可的松软膏等。
三、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孕妇
注意事项:孕妇发生外阴瘙痒时,用药需格外谨慎。很多药物可能对胎儿产生潜在影响,自行用药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建议及时就医,告知医生怀孕情况。
建议原因:孕期身体激素变化大,易患霉菌性阴道炎等导致外阴瘙痒,医生会根据孕期阶段选择对胎儿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如选择合适的外用抗真菌药物,避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2.儿童
注意事项:儿童外阴瘙痒可能因卫生习惯不佳、蛲虫感染等引起。家长要注意孩子外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
建议原因:儿童外阴皮肤娇嫩,刺激性清洁剂易损伤皮肤引发瘙痒。若怀疑蛲虫感染,要注意孩子个人卫生,勤剪指甲,防止反复感染。治疗时应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如保持清洁等,如需用药,要严格遵循医嘱,因儿童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药物使用不当易造成损害。
3.老年人
注意事项:老年人外阴瘙痒可能与皮肤干燥、雌激素水平下降等有关。可适当使用温和的润肤剂涂抹外阴,缓解皮肤干燥。同时,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
建议原因:随着年龄增长,皮肤皮脂腺分泌功能减退,皮肤干燥易瘙痒。积极控制基础疾病,能从根本上改善外阴瘙痒症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