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斑块需从性质与形态、造成的狭窄程度、伴随的临床症状、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等方面综合评估与处理。易损斑块破裂风险高,形态不规则斑块常不稳定;重度狭窄严重影响脑部供血,中度狭窄也可能进展;有TIA或缺血性脑卒中病史的患者斑块需治疗;合并其他重要脏器疾病、老年及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斑块更需评估与干预。
一、斑块的性质与形态
1.易损斑块:易损斑块具有薄纤维帽、大脂质核心、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等特点,这类斑块破裂风险高,容易引发急性心血管事件。研究表明,易损斑块的存在显著增加了缺血性脑卒中及心肌梗死的发生几率。例如,通过血管内超声、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检查手段可发现薄纤维帽粥样硬化斑块等易损斑块特征。
2.形态不规则斑块:形态不规则的颈动脉斑块,如表面不光滑、有溃疡形成等情况,也往往提示斑块不稳定。不规则的形态使得斑块与血液接触面积增大,更容易发生血栓形成等不良事件。
二、斑块造成的狭窄程度
1.重度狭窄:当颈动脉狭窄程度达到70%-99%时,属于重度狭窄,此时脑部供血会受到严重影响,发生脑缺血事件的风险大幅升高。多项临床研究显示,重度狭窄的患者每年脑梗死的发生率较高,需要积极干预。例如,有研究通过长期随访发现,重度颈动脉狭窄未经治疗的患者,脑梗死的累积发生率在一定时间内明显高于狭窄程度较轻的患者。
2.中度狭窄:狭窄程度在50%-69%之间的中度狭窄斑块,也需要密切关注。虽然其引发急性事件的风险相对重度狭窄稍低,但随着时间推移,也可能逐渐进展为重度狭窄,同样需要根据患者的整体情况评估是否需要治疗。
三、伴随的临床症状
1.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史:如果患者有TIA病史,且经检查发现颈动脉存在斑块,那么这样的斑块通常需要治疗。因为TIA往往是脑血管事件的预警信号,而颈动脉斑块是导致TIA和脑梗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发生过TIA的患者,其颈动脉斑块进一步发展引发脑梗死的风险比没有TIA病史但有相同程度斑块的患者要高很多。
2.有缺血性脑卒中病史:既往有缺血性脑卒中病史的患者,若颈动脉存在斑块,一般需要积极治疗。因为这类患者再次发生脑卒中的风险较高,而颈动脉斑块是导致复发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既往有脑卒中病史且颈动脉有斑块的患者,在后续一段时间内的复发率明显高于单纯有斑块但无脑卒中病史的患者。
四、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1.合并其他重要脏器疾病:对于合并有冠心病、糖尿病等重要脏器疾病的患者,如果存在颈动脉斑块,更需要谨慎评估并考虑治疗。例如,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由于代谢紊乱等因素,斑块往往进展更快,且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更高。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几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所以这类患者的颈动脉斑块更需要积极干预。
2.年龄因素:老年患者如果存在颈动脉斑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评估治疗必要性。一般来说,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斑块相关事件的后果可能更严重,所以对于有高危因素的老年颈动脉斑块患者,更倾向于积极治疗。但对于一些身体状况极差、预期寿命很短的高龄患者,可能需要综合权衡治疗的利弊。例如,80岁以上高龄患者,如果颈动脉斑块为稳定的轻度狭窄且无明显临床症状,可能在充分评估后选择保守治疗为主,但如果存在上述高危情况则仍需积极干预。
3.生活方式因素:长期吸烟、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的患者,其颈动脉斑块进展往往较快,这类患者的斑块更需要治疗。因为不良生活方式会进一步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导致斑块恶化。例如,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斑块形成和发展;高脂饮食会使血脂升高,为斑块的形成提供物质基础。所以这类患者即使斑块目前狭窄程度不重,但由于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斑块进展风险高,需要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并评估是否需要药物或手术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