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过速对人体有多方面危害,会降低心脏泵血效率、增加心脏负担,影响脑部、肾脏、胃肠道等重要脏器供血,影响生活质量,且儿童、老年、女性及有基础病史人群受其危害各有特点,如儿童心脏发育中受影响更显著,老年人易引发严重并发症等。
一、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1.降低心脏泵血效率:心动过速时,心脏舒张期明显缩短,心室充盈不足,导致心脏每次搏动射出的血液量减少。长期的心动过速会使心脏的心肌细胞处于相对缺血缺氧状态,影响心肌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功能,进而逐渐降低心脏整体的泵血效率。例如,有研究表明,持续性的快速心动过速可使心输出量较正常情况下降约30%-50%,长期如此会引发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
2.增加心脏负担:无论是窦性心动过速还是室上性、室性心动过速等,都会使心脏需要更努力地工作来维持血液循环。心脏的耗氧量会显著增加,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下,心肌会逐渐肥厚,心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也会发生改变,进一步加重心脏的负担,形成恶性循环。
二、对重要脏器供血的影响
1.对脑部供血的影响:脑部的血液供应主要依赖心脏的泵血来维持。心动过速导致心输出量减少,脑部的血液灌注不足,会引起头晕、乏力、黑矇等症状。如果是严重且持续的心动过速,还可能导致脑部缺血性损伤,影响脑部的正常功能,甚至引发晕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情况。例如,有临床观察发现,部分心动过速患者在发作时会出现短暂的认知功能下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
2.对肾脏供血的影响:肾脏的血液灌注也与心脏的泵血密切相关。心动过速使肾脏的血流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影响肾脏的正常排泄功能。长期可导致肾功能受损,出现尿量减少、水肿等表现。研究显示,慢性心动过速患者发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风险较正常人明显升高。
3.对胃肠道供血的影响: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需要充足的血液供应。心动过速时胃肠道的血流减少,会引起消化不良、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长期的胃肠道供血不足还可能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等问题。
三、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1.影响日常活动:频繁发作或持续存在的心动过速会使患者在进行日常活动时容易出现心悸、气短等不适症状,限制了患者的活动耐力,使得患者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运动和社交等活动。例如,患者可能在稍作活动后就出现明显的心慌不适,从而不得不减少活动量,影响生活质量。
2.造成心理负担:心动过速带来的身体不适以及对健康的担忧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容易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心理状态的不佳又会反过来加重心动过速的症状,形成身心相互影响的不良局面。有调查发现,约60%以上的心动过速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而焦虑情绪的存在又会使心动过速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增加。
四、特殊人群的危害特点
1.儿童人群:儿童的心脏功能尚在发育中,心动过速对儿童心脏泵血功能和脏器供血的影响更为显著。长期的心动过速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导致体力下降、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例如,婴幼儿时期的心动过速若未得到及时控制,可能会影响其体重增长和身体机能的正常发展。
2.老年人群:老年人的心脏储备功能下降,心动过速更容易引发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同时,老年人本身可能还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心动过速会进一步加重这些基础疾病的病情,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如脑梗死、心肌梗死等。
3.女性人群:女性在特殊生理时期,如妊娠期、更年期等,心动过速可能受到激素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而更容易发生或加重。妊娠期的心动过速可能会影响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增加早产、胎儿生长受限等风险;更年期女性的心动过速可能与内分泌紊乱等因素相关,且更容易伴随心理情绪的变化,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更为复杂。
4.有基础病史人群:对于本身患有冠心病、心肌病等心脏基础疾病的患者,心动过速会明显加重心脏的缺血缺氧状态,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急性心血管事件。例如,冠心病患者在心动过速发作时,心肌耗氧量急剧增加,而冠状动脉供血相对不足,容易导致心肌缺血加重,引发心绞痛发作,甚至可能进展为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