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疹的引发因素包括感染性的病毒(如麻疹、风疹、水痘-带状疱疹、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致相应皮疹)、细菌(如葡萄球菌致脓疱疮、链球菌致猩红热、结核杆菌致皮肤结核)、真菌(如皮肤癣菌致体癣股癣、念珠菌致皮肤念珠菌病);过敏性的接触(接触外源性物质致接触部位皮疹)、食物(进食特定食物致多样皮疹)、药物(使用某些药物致固定型等药疹);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面部蝶形红斑)、皮肌炎(眼睑紫红色水肿性红斑等)、银屑病(边界清楚红斑覆银白色鳞屑);物理性的日光照射致多形性日光疹、机械刺激致摩擦性苔藓样疹;内分泌及代谢的糖尿病(皮肤瘙痒、真菌感染)、甲状腺疾病(皮肤干燥、皮疹);遗传性的鱼鳞病(皮肤干燥脱屑)、神经纤维瘤病(牛奶咖啡斑、神经纤维瘤结节);肿瘤相关的恶性肿瘤以皮疹为首发或伴随症状;特殊人群中儿童需关注尿布皮炎、幼儿急疹,老年人皮肤屏障减退需保湿就医,妊娠期女性皮疹与激素等有关要监测处理。
一、感染性因素
1.病毒感染:多种病毒可引发皮疹,如麻疹病毒感染常导致典型的麻疹黏膜斑及全身斑丘疹;风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皮疹多为淡红色斑丘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会先出现红斑、丘疹,随后发展为水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可导致寻常疣、扁平疣等不同形态的皮疹。
2.细菌感染:葡萄球菌感染可引起脓疱疮,表现为皮肤上的脓疱;链球菌感染相关的猩红热会出现弥漫性充血性针尖大小丘疹;结核杆菌感染可能引发皮肤结核,出现结节、溃疡等皮疹表现。
3.真菌感染:皮肤癣菌感染可导致体癣(环形红斑、丘疹、脱屑)、股癣(腹股沟等部位的红斑、瘙痒、脱屑)等;念珠菌感染可引起皮肤念珠菌病,如尿布区的红斑、糜烂等。
二、过敏性因素
1.接触性过敏:皮肤接触某些外源性物质后发生变态反应,常见如接触化妆品、某些植物(毒葛、漆树等)、金属饰品(镍过敏)等,可出现接触部位的红斑、肿胀、丘疹、水疱等皮疹,伴有瘙痒。
2.食物过敏:进食特定食物后引发过敏反应,常见的有牛奶、鸡蛋、海鲜、坚果等,皮疹表现多样,可为红斑、风团、瘙痒等,严重者可出现喉头水肿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3.药物过敏:使用某些药物后发生的不良反应,常见药物如抗生素(青霉素、头孢菌素等)、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等)、抗癫痫药等,皮疹类型包括固定型药疹、麻疹样或猩红热样药疹、荨麻疹型药疹等。
三、自身免疫性疾病
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出现皮疹表现,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面部可出现蝶形红斑;皮肌炎会有眼睑紫红色水肿性红斑、Gottron丘疹等皮肤损害;银屑病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红斑,上覆银白色鳞屑。
四、物理性因素
1.日光照射:长期日光照射可引起多形性日光疹,表现为曝光部位的红斑、丘疹、水疱等,有瘙痒或灼痛;摩擦、压力等机械性刺激可导致摩擦性苔藓样疹,常见于儿童手背、前臂等易受摩擦部位,出现平顶的小丘疹。
五、内分泌及代谢因素
1.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真菌感染(如体癣、股癣)等皮疹表现;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也可能伴随皮肤干燥、皮疹等皮肤改变。
六、遗传性因素
某些遗传性皮肤病可导致皮疹,例如鱼鳞病,表现为皮肤干燥、伴有鱼鳞状脱屑;神经纤维瘤病可出现皮肤牛奶咖啡斑、神经纤维瘤结节等皮疹。
七、肿瘤相关因素
一些恶性肿瘤可能以皮疹为首发或伴随症状,如淋巴瘤可出现皮肤红斑、结节等皮疹表现;某些实体肿瘤转移至皮肤时也可能形成皮疹。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皮疹需尤其关注,尿布皮炎多因尿布更换不及时、尿液粪便刺激引起,表现为尿布覆盖部位的红斑、丘疹,需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病毒感染相关皮疹如幼儿急疹,多见于6-18个月婴幼儿,先有高热,热退疹出,需注意监测体温及皮疹变化。
老年人:老年人皮肤屏障功能减退,皮疹可能与感染、自身免疫等多种因素相关,且愈合相对缓慢,应注意皮肤保湿,避免搔抓,及时就医明确皮疹原因。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的皮疹可能与激素变化、胆汁淤积等有关,如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可出现全身瘙痒及皮疹,需密切监测肝功能等指标,谨慎处理,避免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