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腹胀痛的原因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原因包括月经周期相关(经期因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致子宫缺血缺氧出现小腹胀痛等)、排卵期(卵泡破裂排卵致一侧下腹轻微胀痛)、妊娠相关(早早孕时受精卵着床可能轻微小腹胀痛等,中晚期需警惕先兆流产或宫外孕)。病理性原因有妇科疾病(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分别有不同症状表现及相关因素)、肠道疾病(肠易激综合征、肠炎、肠梗阻等有相应症状及诱因)、泌尿系统疾病(膀胱炎、输尿管结石等有各自症状及相关因素)。
一、生理性原因
(一)月经周期相关
女性在月经期间,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可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血管痉挛,造成子宫缺血、缺氧状态,从而出现小腹胀痛,通常还伴有腰骶部酸痛等,这是较为常见的生理现象,一般在月经来潮后逐渐缓解,多数女性都可能出现,与体内激素变化等因素相关。
(二)排卵期
部分女性在排卵期时,成熟的卵泡破裂排卵,卵泡液对腹膜可能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会出现一侧下腹的轻微胀痛,疼痛通常较轻微,持续时间较短,一般1-2天可自行缓解,这与卵泡破裂及卵泡液刺激有关,多见于有正常排卵周期的女性。
(三)妊娠相关
1.早早孕反应
怀孕早期,受精卵着床时可能会引起轻微的小腹胀痛,同时可能伴有少量阴道出血等情况,但需注意与异位妊娠等病理情况鉴别,一般发生在月经推迟后,与胚胎着床等生理变化有关。
2.先兆流产或宫外孕
怀孕中晚期出现小腹胀痛则需警惕,先兆流产可能表现为阵发性小腹胀痛伴阴道流血,宫外孕典型症状为停经后腹痛与阴道流血,宫外孕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危及生命,这与胚胎着床位置异常、妊娠相关激素变化等因素有关,尤其有既往盆腔手术史、输卵管炎症等病史的女性风险相对较高。
二、病理性原因
(一)妇科疾病
1.盆腔炎
多发生在性活跃期、有月经的女性,主要是病原体感染引起,如淋病奈瑟菌、衣原体等,炎症刺激盆腔组织,可出现下腹部持续性胀痛,可伴有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性生活、月经前后等情况可能加重症状,有宫腔操作史(如刮宫术、输卵管通液术等)的女性易患此病。
2.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如卵巢、盆腔腹膜等,异位的内膜组织在月经周期中也会出血,刺激周围组织,引起小腹胀痛,且呈进行性加重趋势,还可能导致不孕、月经异常等,多见于30-40岁的育龄女性,与遗传、免疫等因素有关。
3.子宫肌瘤
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当肌瘤较大或位置特殊时,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引起小腹胀痛,还可出现月经改变(如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腹部肿块等表现,多见于30-50岁女性,确切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雌激素水平有关。
4.卵巢囊肿
卵巢囊肿蒂扭转或破裂时可引起突发的剧烈小腹胀痛,卵巢囊肿也可能因压迫周围组织出现隐痛等,生理性卵巢囊肿多与月经周期有关,病理性卵巢囊肿则可能逐渐增大,与遗传、内分泌等因素相关,各年龄段女性均可发生。
(二)肠道疾病
1.肠易激综合征
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女性相对多见,与胃肠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性、精神心理因素等有关,可出现下腹部胀痛,疼痛程度不一,伴有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症状可在排气或排便后缓解。
2.肠炎
如细菌性肠炎,多因饮食不洁等引起,细菌感染肠道后,炎症刺激肠道黏膜,导致小腹胀痛,常伴有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各年龄段女性均可发生,有不洁饮食史的人群风险增加。
3.肠梗阻
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内容物通过障碍,可出现小腹胀痛,同时伴有停止排气排便、呕吐等症状,是较严重的急腹症,各年龄段女性均可发生,有腹部手术史、肠道粘连等病史的女性易患。
(三)泌尿系统疾病
1.膀胱炎
女性尿道短而直,容易发生膀胱炎,多由大肠埃希菌等细菌感染引起,炎症刺激膀胱黏膜,可出现小腹胀痛,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性生活后易发病,育龄女性多见。
2.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结石可引起患侧腹部绞痛,疼痛可放射至下腹部,同时伴有血尿、尿频、尿急等症状,与代谢异常、尿路梗阻等因素有关,各年龄段女性均可发生,有既往结石病史的女性复发风险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