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褥疮需从多方面综合处理,要观察皮肤状况评估分期,通过定时翻身等非药物干预、保证营养摄入等营养支持,轻度褥疮加强非药物干预观察,中重度褥疮需专业医护清创等医疗干预,同时考虑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及合并基础疾病等特殊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改善和预防发展。
一、褥疮的评估
1.观察皮肤状况:老年人褥疮首先要观察受压皮肤的颜色、温度、完整性等。例如,受压部位皮肤是否出现红斑,若红斑长时间不消退且皮肤颜色加深、质地改变,可能已进入褥疮不同阶段。要定期对老年人易发生褥疮的部位,如骶尾部、髋部、足跟等进行检查,这对于早期发现褥疮至关重要,因为不同阶段的褥疮处理方法不同。
2.评估褥疮分期:褥疮一般分为四期。一期褥疮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热、痛或麻木,但皮肤完整;二期褥疮是表皮或真皮受损,出现浅表溃疡;三期褥疮涉及皮下组织损伤,可深及肌肉;四期褥疮则是组织坏死,累及肌肉、骨骼等深层结构。准确评估分期能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1.体位变换
定时翻身:为老年人定时翻身是预防和处理褥疮的重要措施。一般每2-3小时翻身一次,对于病情较重的老年人可适当缩短翻身间隔时间。翻身时要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防止擦伤皮肤。例如,可使用翻身枕等辅助工具,保证翻身时老年人身体处于合适体位,减轻局部皮肤压力。
调整体位姿势:除了翻身,还可采用不同体位姿势来分散压力。如使用侧卧位时,可在两腿之间放置软枕,使髋关节和膝关节呈弯曲状态,减少骨突部位受压;对于坐轮椅的老年人,要定时变换坐姿,使用坐垫减轻臀部压力,同时注意避免皮肤与轮椅部件直接摩擦。
2.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为老年人清洁皮肤,使用温和的清洁剂,水温不宜过高,一般控制在38-40℃。清洁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尤其是皮肤褶皱处。对于出汗较多或大小便失禁的老年人,要及时清理,保持皮肤干燥,防止汗液和尿液刺激皮肤加重褥疮。
使用皮肤保护用品:可根据皮肤情况使用皮肤保护剂,如含有凡士林等成分的软膏,涂抹在易受压和已出现轻微损伤的皮肤部位,形成保护膜,减少摩擦对皮肤的损伤。对于已经破损的皮肤,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和护肤品。
三、营养支持
1.保证营养摄入: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等原因,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问题,而良好的营养状况有助于褥疮的愈合。要确保老年人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蛋白质是组织修复的重要原料,可多摄入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维生素C等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可通过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来获取,如橙子、菠菜等;同时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维持身体正常代谢。
2.根据营养状况调整饮食:对于有营养不良的老年人,可能需要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进行饮食调整,必要时可考虑肠内营养支持等方式,以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求,促进褥疮部位的修复。
四、医疗干预情况
1.轻度褥疮处理:如果是一期或二期轻度褥疮,在加强翻身、皮肤护理等非药物干预的基础上,可观察病情变化。部分轻度褥疮通过良好的护理有可能自行愈合。
2.中重度褥疮处理:对于三期、四期等中重度褥疮,可能需要专业医护人员进行处理。例如,清创是重要的步骤,通过清创去除坏死组织,促进新鲜组织生长。同时,可能会使用一些敷料来保护伤口、吸收渗液等,如水胶体敷料等。但具体的医疗干预措施需由专业医生根据老年人的整体健康状况、褥疮具体情况等来制定,在整个医疗干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老年人的反应和伤口变化情况。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老年人)
1.身体机能方面:老年人身体各项机能衰退,皮肤弹性下降、血液循环相对较差,这使得褥疮更容易发生且愈合相对困难。所以在护理过程中要更加细致,翻身等操作要轻柔准确,密切关注皮肤变化。
2.合并基础疾病方面:很多老年人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对于合并糖尿病的老年人,要严格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不利于伤口愈合,会增加褥疮感染等风险;对于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在翻身等操作时要注意避免因体位变化过大而引起血压波动等情况,操作要平稳缓慢。
总之,对于老年人褥疮要从评估、非药物干预、营养支持以及必要的医疗干预等多方面综合处理,同时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特殊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促进褥疮的改善和预防褥疮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