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荨麻疹有典型皮肤表现如风团、瘙痒,还有胃肠道、呼吸道等其他表现;其原因包括过敏原接触(食物、吸入物、接触物)、感染因素(病毒、细菌)、自身免疫因素、药物、物理因素及遗传因素等。
一、儿童荨麻疹的症状
1.皮肤表现
风团:儿童荨麻疹最典型的皮肤症状是出现风团,风团通常表现为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隆起性皮疹,颜色可呈红色、白色或肤色,边界清楚,周围常伴有红晕。风团一般来得快去得也快,此起彼伏,新的风团不断出现,旧的风团逐渐消退,消退后一般不留痕迹。例如,有的儿童可能在接触过敏原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皮肤就会迅速出现风团,皮疹可分布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如面部、躯干、四肢等。
瘙痒:瘙痒是儿童荨麻疹常见的伴随症状,由于儿童皮肤较为敏感,瘙痒感往往较为明显,儿童可能会频繁搔抓皮肤,导致风团进一步增多、增大,甚至可能引起皮肤破损、感染等情况。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无法准确表达瘙痒,但会通过哭闹、烦躁不安等表现来提示家长皮肤有不适。
2.其他表现
胃肠道症状:部分儿童荨麻疹可能伴有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这是因为胃肠道黏膜也可能发生水肿等过敏反应。例如,有些儿童在出现皮肤风团的同时,会诉说肚子痛,伴有呕吐或腹泻,此时需要警惕胃肠道受累的情况。
呼吸道症状:严重的儿童荨麻疹可能累及呼吸道,导致呼吸道黏膜水肿,出现呼吸困难、喘息、气促等症状。这种情况相对较为危急,需要及时就医处理。例如,儿童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呼吸频率加快,严重时可能导致窒息等严重后果。
二、儿童荨麻疹的原因
1.过敏原接触
食物因素:食物是儿童荨麻疹常见的过敏原之一。常见的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包括蛋类、牛奶、鱼虾、坚果、花生等。例如,有的儿童在食用鸡蛋后不久,就可能出现荨麻疹的症状;一些对牛奶过敏的儿童,饮用牛奶后也会很快出现皮肤风团、瘙痒等表现。这是因为食物中的蛋白质等成分作为外来抗原,刺激儿童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引发荨麻疹。
吸入物因素:吸入物也是常见的过敏原来源。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皮屑、霉菌孢子等。在春季花粉传播季节,儿童接触到花粉后,可能会诱发荨麻疹;生活在尘螨较多环境中的儿童,也容易因吸入尘螨而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出现风团、瘙痒等症状。
接触物因素:接触某些物质也可引起儿童荨麻疹,如某些化妆品、洗涤剂、化纤织物等。儿童皮肤较为娇嫩,接触到这些刺激性或过敏性物质后,容易发生过敏反应,导致皮肤出现荨麻疹样皮疹。例如,儿童穿了新的化纤材质的衣服后,可能会在接触部位出现风团、瘙痒等症状。
2.感染因素
病毒感染:多种病毒感染可引起儿童荨麻疹,如感冒病毒(如鼻病毒、流感病毒等)、肝炎病毒、EB病毒等。病毒感染人体后,可作为病原体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引发免疫反应,从而导致荨麻疹的发生。例如,儿童在患感冒期间,可能会出现皮肤荨麻疹的症状。
细菌感染:细菌感染也可能诱发儿童荨麻疹,常见的如链球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等。当儿童发生细菌感染性疾病时,细菌产生的毒素等物质可作为抗原,引起机体的过敏反应,导致荨麻疹出现。例如,儿童患扁桃体炎等细菌感染性疾病时,可能会伴有荨麻疹的皮肤表现。
3.自身免疫因素
少数儿童荨麻疹与自身免疫因素有关。儿童自身免疫系统失调,机体的免疫系统错误地将自身组织当作外来抗原进行攻击,可能会引发自身免疫性荨麻疹。这类情况相对较少见,但也需要引起重视。例如,一些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儿童,可能同时伴有荨麻疹的症状。
4.其他因素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也可能导致儿童荨麻疹,如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等)、疫苗等。儿童在使用这些药物后,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出现荨麻疹样皮疹。例如,儿童在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后,可能会在用药后数小时内出现皮肤风团、瘙痒等荨麻疹症状。
物理因素:一些物理因素也可引起儿童荨麻疹,如冷、热、日光、摩擦及压力等。例如,儿童在接触冷风后,暴露部位的皮肤可能会出现风团、瘙痒;在炎热的天气下,皮肤受到日光照射后也可能诱发荨麻疹;儿童皮肤受到摩擦或压力后,如被紧身衣物摩擦、长时间坐立后,局部皮肤也可能出现荨麻疹表现。
遗传因素:部分儿童荨麻疹具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如果家族中有过敏体质的成员,如父母有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疹等病史,那么儿童患荨麻疹的风险可能会增加。遗传因素通过影响机体的免疫系统等方面,使儿童更容易发生过敏反应,从而引发荨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