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常见症状包括可复性包块、局部坠胀感、疼痛等,不同类型疝气有特殊表现,如腹股沟疝有可复性肿块等,特殊人群疝气也有特点,小儿疝气易嵌顿,老年疝气症状不典型且嵌顿几率高,女性股疝相对多见且易忽视症状。
一、疝气的常见症状
1.可复性包块
对于腹股沟疝等常见类型的疝气,在站立、行走、咳嗽或劳动等腹内压增高的情况下,会出现可在体表看到或摸到的包块。例如腹股沟疝,男性多表现为腹股沟区可复性的肿块,开始时肿块较小,仅在患者站立、劳动、行走、跑步、咳嗽时出现,平卧或用手按压时可自行回纳。女性腹股沟疝也可能出现类似情况,只是位置可能略有不同。儿童疝气也常见可复性包块,比如小儿腹股沟斜疝,家长可能会发现孩子在哭闹、活动后腹股沟区域出现包块,安静或平卧后包块消失。这是因为腹腔内的脏器通过腹壁的薄弱点或孔隙突出到体表形成包块,当腹内压降低时,脏器又可回纳到腹腔。
2.局部坠胀感
患者在包块出现时往往会伴有局部的坠胀感。以腹股沟疝为例,患者可能会感觉腹股沟区域有坠胀不适,尤其是在包块出现时更为明显。这种坠胀感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使患者感到不适。对于老年人疝气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局部坠胀感可能会更为明显,并且可能会伴随一些其他不适,如腰酸等,这是因为脏器的突出对周围组织产生牵拉刺激,从而引起坠胀等感觉。
3.疼痛
部分疝气患者会出现疼痛症状。当疝气发生嵌顿的时候,疼痛会比较明显。嵌顿疝是指疝内容物(多为肠管等)被卡住不能回纳腹腔,此时患者会感到疝块部位剧烈疼痛,并且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例如腹股沟嵌顿疝,患者腹股沟区的包块不能回纳,疼痛剧烈,还可能出现腹部绞痛等表现。对于小儿疝气,嵌顿疝也较为危险,小儿可能会出现哭闹不止、腹部拒按等情况,因为小儿无法准确表达疼痛,但会通过异常的哭闹等表现来提示。另外,对于一些病程较长的疝气患者,由于疝内容物与周围组织长期摩擦等,也可能会出现局部隐痛等情况。
二、不同类型疝气的特殊症状表现
1.腹股沟疝
男性腹股沟疝主要表现为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开始时肿块较小,仅在站立、行走、咳嗽或劳动时出现,平卧或用手按压时可自行回纳。随着病情进展,肿块可逐渐增大,甚至降入阴囊。女性腹股沟疝相对少见,疝块可出现在腹股沟区等部位,也具有可复性特点,但可能因女性生理结构差异,表现与男性略有不同,局部坠胀感等表现可能也会有个体差异。
2.脐疝
脐疝主要表现为脐部出现可复性包块。婴儿脐疝较为常见,表现为脐部有半球形或球形的肿物,哭闹、咳嗽等使腹内压增高时,肿物突出,安静平卧时肿物可回纳。成人脐疝相对少见,除了脐部可复性包块外,可能会有腹部隐痛等不适,并且由于成人脐疝发生嵌顿的风险相对较高,所以一旦发现脐部包块异常,应引起重视。
3.切口疝
多发生于腹部手术切口处。患者在手术切口部位可摸到肿块,站立或用力时肿块突出,平卧休息时缩小或消失。患者可能会有腹部牵拉感等不适,并且如果发生切口疝嵌顿,也会出现相应的剧烈疼痛等症状,比如切口部位突然出现疼痛性包块且不能回纳等情况。
4.股疝
多见于40岁以上女性。主要表现为腹股沟韧带下方卵圆窝处有一半球形突起。平卧回纳内容物后,疝块有时并不完全消失,这是股疝的一个特点。患者常伴有局部胀痛等不适,由于股管较狭小,股疝容易发生嵌顿,一旦嵌顿,除了局部疼痛外,还可能很快出现肠梗阻等症状,如腹痛、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
三、特殊人群疝气的症状特点
1.小儿疝气
小儿疝气中以腹股沟斜疝最为常见。患儿在哭闹、剧烈活动等情况下,腹股沟或阴囊部位会出现隆起的包块,包块质地柔软,有的可以回纳。如果发生嵌顿,小儿会出现剧烈哭闹、烦躁不安,疝块不能回纳,同时可能伴有呕吐等症状。由于小儿不会准确表达,家长要密切观察小儿的异常表现,一旦发现腹股沟等部位有异常包块且不能回纳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因为小儿疝气嵌顿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肠管坏死等严重后果。
2.老年疝气
老年疝气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肌肉萎缩等原因,疝气症状可能不太典型。局部坠胀感可能更为明显,而且老年疝气发生嵌顿的几率较高。同时,老年患者可能同时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当疝气发生嵌顿时,除了局部症状外,还可能诱发基础疾病的发作,如因疼痛等刺激导致心律失常等情况。所以老年疝气患者一旦发现有疝气相关表现,应尽早治疗,以降低嵌顿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3.女性疝气
女性疝气的症状与男性有一定差异,除了常见的可复性包块、坠胀感等外,由于女性生殖系统的影响,股疝相对多见。而且女性在妊娠等特殊生理时期,腹内压升高,可能会加重疝气症状。同时,女性对自身身体变化的关注度可能与男性不同,有时可能会忽视疝气的症状,导致病情延误,所以女性要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尤其是腹股沟等部位的异常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