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包括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感染性因素有细菌感染(伴局部炎症表现、血常规异常)、病毒感染(伴其他病毒感染症状、血常规淋巴细胞比例升高)、其他病原体感染(如结核、真菌、寄生虫感染有相应特点);非感染性因素有免疫性疾病(伴自身免疫病其他表现、自身抗体阳性)、肿瘤性因素(原发于淋巴结的淋巴瘤及其他部位肿瘤转移致淋巴结肿大有不同特点)、其他因素(药物反应、内分泌因素、环境因素等可致淋巴结肿大)
一、感染性因素
1.细菌感染:
原因:当身体受到细菌侵袭时,淋巴结会发挥免疫作用来对抗细菌。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可引发淋巴结肿大。像颈部淋巴结可能因咽部的链球菌感染而肿大,这是因为咽部是细菌进入的常见途径,细菌感染后会刺激局部淋巴结,导致淋巴结内的免疫细胞增生等,从而使淋巴结体积增大。在儿童中,上呼吸道感染合并的细菌感染也常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这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细菌的抵御能力相对较弱有关,且儿童的上呼吸道相对容易受到细菌等病原体的侵犯。
相关特点:一般伴有局部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血常规检查可能会发现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2.病毒感染:
原因:多种病毒可导致淋巴结肿大,如EB病毒感染可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此时会出现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多处淋巴结肿大;风疹病毒感染也会使淋巴结肿大,风疹病毒通过呼吸道传播,感染人体后会在局部淋巴结引发免疫反应,导致淋巴结肿大。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病毒感染导致淋巴结肿大的情况有所不同,在儿童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也可能引起淋巴结肿大,儿童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后,病毒在体内繁殖,会刺激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相关特点:除了淋巴结肿大外,可能还伴有发热、皮疹等其他病毒感染相关症状,血常规中淋巴细胞比例可能会升高。
3.其他病原体感染:
原因: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引起结核性淋巴结炎,导致淋巴结肿大,多发生在颈部,常为多个淋巴结受累,淋巴结可相互粘连。例如,一些长期低热、盗汗的患者,颈部出现无痛性肿大淋巴结,就要考虑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可能。此外,真菌、寄生虫等感染也可能引起淋巴结肿大,如组织胞浆菌感染可导致淋巴结肿大,这与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在淋巴结内繁殖,引起淋巴结的炎症反应有关。
相关特点:结核性淋巴结炎可能有结核中毒症状,真菌或寄生虫感染则有相应病原体感染的特定表现,如寄生虫感染可能在血液或体液中检测到相应的病原体。
二、非感染性因素
1.免疫性疾病:
原因: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导致淋巴结肿大,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这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包括淋巴结组织,导致淋巴结肿大。类风湿关节炎也可能出现淋巴结肿大,其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反应导致的关节及周围组织炎症类似,同时也可能影响到淋巴结。在不同性别中,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率有所差异,女性相对更易患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与女性的激素水平等因素有关。对于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家族史的人群,患相关疾病导致淋巴结肿大的风险可能会增加。
相关特点:除淋巴结肿大外,还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其他典型表现,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能有面部红斑、蛋白尿等表现,类风湿关节炎可能有关节疼痛、畸形等表现,自身抗体检测常呈阳性。
2.肿瘤性因素:
原因:
原发于淋巴结的肿瘤: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包括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其发病原因可能与感染(如EB病毒等)、免疫功能低下、遗传等因素有关。例如,某些遗传基因突变可能增加患淋巴瘤的风险。
其他部位肿瘤转移至淋巴结:如乳腺癌可转移至腋窝淋巴结,肺癌可转移至纵隔淋巴结等。肿瘤细胞通过淋巴循环转移到淋巴结,在淋巴结内生长繁殖,导致淋巴结肿大。不同年龄的人群肿瘤转移导致淋巴结肿大的情况不同,中老年人相对更易发生肿瘤转移相关的淋巴结肿大,这与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的肿瘤发生概率增加有关。
相关特点:原发于淋巴结的肿瘤导致的淋巴结肿大通常为无痛性、进行性肿大,质地较硬;肿瘤转移导致的淋巴结肿大早期可能尚可推动,后期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同时可能伴有原发肿瘤的相关表现,如乳腺癌转移至腋窝淋巴结时,乳房可能有肿块等表现,肺癌转移至纵隔淋巴结时可能有咳嗽、咯血等表现。
3.其他因素:
药物反应:某些药物可能引起淋巴结肿大的不良反应,如抗癫痫药物等。药物引起淋巴结肿大的机制可能与药物的过敏反应或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有关。不同个体对药物的反应不同,有些患者在使用特定药物后可能会出现淋巴结肿大的情况,在用药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
内分泌因素: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内分泌疾病也可能伴有淋巴结肿大,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身体代谢紊乱,免疫系统可能受到一定影响,从而导致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在女性中,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可能与女性的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有关。
环境因素: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染发剂中的化学物质等,可能增加淋巴结肿大的风险。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可能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淋巴结出现异常反应。例如,长期在化工环境中工作的人群,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的机会较多,相对更易出现淋巴结肿大的情况。